处以相应金额的罚款或者是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我国对于办理的经营许可中的经营范围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经营行动必须要符合所办理的经营范围,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超范围经营属于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对于企业违法经营行为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
1、企业变更公司经营范围,须获得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擅自变更经营从事未经登记核准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处于吊销营业执照的严重处罚;
2、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金额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产生非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企业超范围经营轻则被处于罚款处罚,重则将被吊销营业执照,这给企业经营、信誉都将造成严重影响及后果。
而我们常说的公司超范围经营不仅仅只是超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经营,也有包含有超经营许可范围经营。超经营许可范围开展经营属于无证无照经营,未依法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便开展经营活动的,将由相关部门予以查处,并处于一定的处罚。例如:赵老板经营一家餐饮店,在领取营业执照后,为了尽快开展经营,便选择一边经营一边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但其行为已经涉嫌无证违法经营,根据相关规定,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没收违法所得,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以及违法生产的食品,并处于相应违法所得金额5--20倍的罚款。
2024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废除了超出经营范围的处罚条款。也就是说,超出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一般不属于违法行为,不会受到处罚。但如果企业超出经营范围所从事的是法律法规禁止或需核准审批的行业,则依相关行业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进一步而言,如果企业经营范围发生变化,需要办理工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如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则将受到行政处罚(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公司法修改后虚报注册资本问题,仅适用于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的公司。其他实行认缴制的公司,其注册资本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证明,也不存在虚报注册资本的问题。
1、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实缴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
3、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者其他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又虚报注册资本的;
b.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或者注册后进行违法活动的。
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的计算方式有以下:
1、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人;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3、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