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7

    1、包含的成员不同。

    股东会包含的成员为全体股东;董事会成员为全体股东中的部分人员或全部人员;管理层包含的成员为股东、非股东(总监、经理、班组长等人员)。

    2、产生方式不同。

    股东会的产生方式是公司法赋予的,认购股份即为股东会成员;董事会的产生方式是依据企业章程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可设董事会,也可不设董事会。管理层的产生方式较为多样,有选择产生,也可以由任命产生。

    3、权限不同。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管理层则依据职位高低不同具备不同权限,但均在股东会或董事会授权的权限内开展工作。

    4、除名方式不同。

    股东会成员的除名方式需依据公司法召开股东会议并产生决议,由股东出售或转让其股权而除名,且需办理经工商、税务等变更手续。董事会成员的除名方式为召开股东大会罢免或董事会成员自行辞职。管理层的除名方式较为多样,可以是前两种方式,也可以是直接开除或免职(非股东)。

  • 100人看过2024-01-07
    企业包含集团公司,但并非所有集团公司都要成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组织机构由集团章程决定,而集团公司的组织机构必须在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下由公司章程决定;企业集团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是经成员企业讨论通过的章程决定的,集团公司是独立公司法人,它自身的经营与运作要符合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7

    企业注销的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注销公司依法需按照如下步骤组织清算后,方能办理注销登记,终止公司法人资格。

    1、依法成立清算组。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2、公告并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依法对债权进行登记。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3、清算组接管公司,展开清算工作。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了结公司未了业务、清理公司债权和债务、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4、清算组全面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5、清算组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其中: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

    6、根据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的清算方案分配公司财产。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按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7、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 100人看过2024-01-07

      企业破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是经营上的严重亏损;再是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首先,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由其债权人或债务人向企业所在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另外,如果企业具备了企业破产条件,其要进入破产程序还必须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并宣告其破产,这样企业才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一)企业因严重亏损,扭亏无望,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可提出破产申请。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不予宣告破产: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金融机构、企业、团体、个人给予债务人资助或帮助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取得担保,自破产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能清偿债务的。

      1、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

      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但并非就失去信用,失去清偿债务的能力,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应当是不能以财产、信用或其他能力等任何方法清偿债务。

      2、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债务必须是已到清偿期限的。

      破产以债务人不能清偿为前提,不能清偿以债务到期为条件。

      3、债务人所欠债务必须是能够以金钱评价的债务。

      破产程序中,如果债不能以金钱去评价,不能转化为给付财产(货币)的形式,最终不能强制执行,破产也就无实际意义了。不能以金钱评价的债务,不得作为破产之债。

      4、债务人所欠债务应是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清偿的债务。

      在认定债务人能否清偿债务,是否应当宣告其破产,应根据以上各条件予以综合评判。

      二、企业破产关于不能清偿的界定

  • 171人看过2024-01-07

    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2、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332人看过2024-01-07

    美术作品进行登记之后享有著作权,具体享有哪些权利呢?让我们和华律知识产权小编一起来学习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吧!

    美术作品著作权人有什么权利

    此问题并不复杂,主要依靠权利人提供证据来证实其作品作者的身份。现在大多数国家已经放弃了登记才能取得版权的制度,如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登记在此只是一种自愿进行的确认而已。

    https://imgf.66law.cn/upload/f/202410/23/935947652.jpg

    但在理解作品的完成之日上,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特定的作者对作品的要求来说,其自有一个判断作品是否完成的标准,但在达到这个标准前,其作品可能会有草稿、一稿、二稿等,这些稿件对作者来说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却有可能已经达到了著作权法要求的作品的条件而应该予以保护。

    故判断作品的完成之日应以该作品是否达到了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要求为标准,而不是以作者本身对作品的认识为标准来判断。权利人在主张权利时,可以多种方式来证明其作品的完成,从而完成举证。一般可以出版物、手稿、版权登记证等来证实,具体个案依具体情况来确定。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以上就是我们整理的相关知识。华律知识产权提醒您在生产生活中,要多多注意知识产权的正确使用和权利确认,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正常的生产,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侵权,维护品牌声誉!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 100人看过2024-01-07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一)董事人数不足已本法和以及公司章程所定的三分之二时;

    (二)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

    (三)单独和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四)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五)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除法定的情形外,法律遵照意思自治的原则,赋予了公司股东在公司章程中自行设定需召开股东(大)会事项的权利。

    《公司法》第一百条【年会和临时会】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一)董事人数不足本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

    (二)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

    (三)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四)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五)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 102人看过2024-01-07

    1、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

    2、母公司(核心企业)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3、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核心企业)应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作为核心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但注册资金应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4、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

  • 102人看过2024-01-07

    (1)并购:并购是指目标公司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各种产权交易形式的总称,主要形式有合并、兼并、收购等。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兼并一般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的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原来公司的权利与义务由新的公司承担。按照新公司是否新设,兼并通常有两种形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2)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和证券交换等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股票等,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按照收购的标的,可以进一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份收购。

    (3)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原有的公司都不再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

    (4)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只有兼并方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

    兼并和收购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是企业之间合为一体,而收购仅仅取得对方控制权。由于在实践中,兼并和收购往往很难严格区分开,所以习惯上都将二者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

  • 104人看过2024-01-07

    如果公司成立时两个(或以上)主要股东持有的股份是一样多,这样也有解决的办法。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增资扩股时,根据股东参与经营的业绩确定其在新增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这样安排,就可以使得主要的经营者能够控制公司的运作。例如A和B分别持有某公司的40%的股份,C占20%,A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B平时什么也不管,只是到年底才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

    为了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公司可以在增资扩股时让A多持有一些。假设公司扩股100万股,可以让A占其中的60%,B占30%,C占10%,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公司的命运掌握在主要的经营管理者A手上,从而有利于公司避免遭受“股权僵局”所带来的危害。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