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8
    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的,一般是没有补偿的。对于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的员工,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且不需要向其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还可以要求其赔偿。
  • 100人看过2024-01-08
    已过退休年龄单位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年龄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应当明确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并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否则视为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关系处理。
  • 107人看过2024-01-08

      1.首先在劳动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标明了若是由于旷工而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话,那么单位可以要求其进行赔偿。

      2.其次,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如果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话,那么公司可以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其进行赔偿,可以从工资中进行扣除,但是不能够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说扣除部分不能超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否则按照最低工资支付。

      那么企业发现员工旷工一般会怎样做呢?

      1.首先,在《劳动法》中规定,单位有权利对旷工的员工进行处罚;

      2.其次,旷工行为是一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根据旷工轻重的情况进行处罚,旷工严重的,可能会被开除;

      3.矿工与否与年终奖金以及安全积分也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企业对其是有自主权利的。

      4.但是每个公司的经营模式不尽相同,因此,有些公司的管理会松一些,而有些公司的管理就相对较严格一些。

      那么员工旷工的话,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

      1.旷工和请假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有些时候旷工,并非本意而为,而是真的有事情不能避免,不得不旷,因此,此类情况视为非故意旷工。可以避免但是还是进行了旷工的行为称为故意旷工。

      2.旷工也是有从众效应的,大部分公司的旷工情况也是由小部分人带动发展起来的。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的话,就要对各个部分勤加检查,搞清楚到底经常性的带动旷工的是哪几个人,以及其所在的部门是否是旷工次数最多的部门。

      旷工率的计算公式:

      (由于缺勤造成的工作日内每个人的损失/员工的平均人数*工作日数)*100%。

  • 106人看过2024-01-08
    确认劳动关系不适用仲裁时效
  • 100人看过2024-01-08

    员工出现故意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公司可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1、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劳动和合同内容必须具备法定内容,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赋予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所以,无论是谁的原因,只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得自入职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

    2、为了避免出现故意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对于不愿签订合同的员工终止劳动关系时,必须程序到位,有证可查,那就是两个书面通知,一是书面通知要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这个通知当然需要劳动者本人签字,否则无法证明时,单位又将处在不利局面,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8

      1、用人单位合法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程序,应该为通知员工、制作解除合同书、办理离职手续等。以下是具体法律条款和具体流程: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因此,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发挥工会的作用以防止企业滥用权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事先告知工会,就能使工会及时发现单位违法解除、侵害职工权益的情况并予以制止。

      (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 105人看过2024-01-08
    单位与员工不签劳动合同最多赔偿11个月的工资是合法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00人看过2024-01-08

      一、企业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履行如下程序: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因此,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发挥工会的作用以防止企业滥用权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事先告知工会,就能使工会及时发现单位违法解除、侵害职工权益的情况并予以制止。

      (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 108人看过2024-01-08

    注意收集以下证据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没有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据了,以备不时之需。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归纳来说,劳动者就是要注意收集自己的收入凭证、与用人单位有关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的招工材料、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管理的证明、其他可以作为旁证的证明。需要特别说明的,用人单位的报销凭证等、因公传递的电子邮件等也属于有效证据。总之一句话,能证明自己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的各种东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111人看过2024-01-08
    签了劳动合同不发给员工,不能视同未签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一份给自己,用人单位不提供,劳动者可以反馈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提供。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