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经过下列程序:
1、成立清算组。
2、登记债权。债权人申报期债券,应当说明债券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
3、通知或公告债权人,清算组应当在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
4、确定并实施清算方案。清算组制定的清算方案,应报股东会或有关主管机关确认。确认后,清算组即可按清算方案执行。
5、制定清算方案,财产处理应依下列顺序安排:第一顺序,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第二顺序,按第一顺序清偿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公司财产在未按第一顺序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6、制作清算报告。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制作清算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
(1)公司解散原因及日期;
(2)清算组的组成;
(3)清算的形式;
(4)清算的步骤与安排;
(5)公司债权债务的确认和处理;
(6)清算方案;
(7)清算方案的执行情况;
(8)清算组成员履行职责情况;
(9)其他有必要说明的内容。
7、注销登记并公告。清算结束,应将经股东会或有关主管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及确认文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1、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的区别在于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资产重组侧重资产关系的变化,而并购则侧重于股权、公司控制权的转移。而债务重组指的是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
2、资产重组侧重于资产的置换以及公司股权的置换。但是债务重组是债务偿还条件的变化,比如说免去利息等情况。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不能随便的混淆。并且资产的重组还可以减少资本的支出,为公司节省一笔费用。
首先,如果公司的业务不是特别紧急的话,我会短期暂停业务,先进行公司内部治理,完善公司制度、人力政策、公司结构等。如果公司业务特别紧急,我会尽力的从其他各个分店抽调一两个人员先暂时顶替着,必要时作为高层主管也需要去顶替,总而言之,不能让公司的正常业务受到影响。
其次,我会通过发放匿名问卷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员工辞职的最根本原因,蹲下身子去和员工交流,听取员工意见,吸取教训和经验,然后召开高层会议,研讨解决办法,落实实施,尽力去挽留一部分员;实在不行就提高员工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待遇,尽量要拖长员工从辞职到离职之间的这部分时间。
接着,抓紧时间在各大招聘网站和报刊杂志上发布招聘新员工的信息,使招聘信息被求职者所了解知道;制作精美的招聘海报去人才市场进行现场招聘,以吸引求职者的眼球,从而达到招聘的目的。
然后,对录用的新员工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为了节约时间,我会提前做好改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发放给每个员工,让其了解他的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以及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这样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可以上岗了。
1、一般来说的重整时间是2到3年。
2、我国《企业破产法》并没有对破产重整的时间作出规定。一般来说,重整的时间通过重整计划确定。在重整过程中,破产管理人可以在特殊情况下想法院提交申请延长重整时间。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
工伤索赔诉讼有什么技巧
1、必须有在当地劳动鉴定部门做的工伤鉴定评定的伤情、伤残等级证明。但必须是在劳动争议,仲裁为前置程序情形下,不认同仲裁结果后,可以诉至法院。
2、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
3、人身伤害案件,可以聘请律师,律师费用也由将来的败诉方承担。
4、诉讼的流程如下: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二、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三、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审核认定。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五、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七、就工伤赔偿事项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八、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九、对一审判决不服的,15日内提出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发生法律效力。
工伤赔偿计算标准是什么
最新工伤赔偿标准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与《社会保险法》等等。
一、工伤赔偿计算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2.伤残津贴
(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
(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1、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不能清偿,是指债务人对请求偿还的到期债务,因丧失清偿能力而无法偿还的客观财产状况,也称不能支付或支付不能。
2、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所谓资不抵债,是指债务人的负债超过实有资产。其着眼点是资产债务的比例关系,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仅以实有资产为限,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可能的偿还因素,计算数额时,不考虑是否到期均纳入总额之内。
清算报告是可以自己做的,但是必须是要进行登记的。在我国的企业清算的时候,清算报告是指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后提出的对申请注销登记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全面计算后提出的书面报告。清算报告经有关机构确认后生效,是事业单位注销登记的重要文件之一。清算报告在事业单位提出注销登记前完成,申请注销登记时必须提交清算报告。
注销公司在注销公司之前,首先要做清算,清算是一种法律程序,注销公司时,必须进行财产清算。未经清算就自行终止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不受法律保护。公司清算因清算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分,例如公司因破产而清算,适用《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公司因非破产清算(是指公司自愿解散和被责令依法解散的情形),适用《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