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8人看过2024-01-12

    1、用人单位不可以强制员工加班工作;

    2、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如果超过劳动法规定,可以向公司领导反映情况,或者辞职,再或者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仲裁。

    三种方法有利有弊,请你考虑好,妥善解决。

    4、若产生拖欠工资纠纷,建议咨询律师。

  • 103人看过2024-01-12

      请病假不批算旷工单位做法一般是对的。若劳动者没有按照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流程和不符合请病假条件的,用人单位有权不批准病假。当未批准病假劳动者也没有上班的,是符合旷工的定义的。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 103人看过2024-01-12

    1、用人单位不可以强制员工加班工作;

    2、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如果超过劳动法规定,可以向公司领导反映情况,或者辞职,再或者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仲裁。

    三种方法有利有弊,请你考虑好,妥善解决。

    4、若产生拖欠工资纠纷,建议咨询律师。

  • 105人看过2024-01-12

    1、女员工休产假的可以休息的时间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

    2、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102人看过2024-01-12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的,并不意味着就签订了竞业限制,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是不一样的。保密协议,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约定,就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所接触到的某些书面或口头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向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的协议。竞业限制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的条款。
  • 138人看过2024-01-12
    相同。根据破产法的规定,重整属于破产程序,破产程序是指对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破产处理的司法程序。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程序。破产程序包括三种:和解、重整和破产清算。破产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开始程序、宣告程序、进行程序、终结程序、复权程序。
  • 107人看过2024-01-12

    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103人看过2024-01-12

      1.签三年合同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2.如果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服务期协议,员工辞职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 104人看过2024-01-12

      1、签了劳动合同单位不给合同书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任单位改正,将劳动合同给劳动者一份,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即使单位没有给劳动者劳动合同的,也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成立。

      因此,还是需要签订相关合同的。

  • 109人看过2024-01-12

      是会自动失效的。符合法定和约定的解除情形,就自动解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