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83人看过2024-01-16

    1、“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属于侵权纠纷,所以适用侵权纠纷管辖的规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因此,被告住所地、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对本情况具有管辖权。

  • 325人看过2024-01-16

    注销公司不需要缴费。

    吊销转注销办理注销的流程是:

    1、成立清算组。

    2、展开清算工作。

    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开展以下业务:接管公司财产、了结公司未了业务、收取债权、清理债务、分配剩馀财产、注销公司法人资格并吊销营业执照。

    3、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4、提出清算方案。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拟定提出清算方案,报股东会讨论通过或者主管机关确认。清算方案的主要内容有:清算费用、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应缴纳的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终结清算工作。

    5、在清算进行完以后,才能进行注销。

  • 168人看过2024-01-16

    1、解散公司诉讼的处理方式是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处理。

    2、公司解散之诉的管辖范围是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公司住所地是指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办事机构所在地不明确的,由其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股东申请解散公司应当在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 166人看过2024-01-16

    可以,但是恢复的几率很小。

    公司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除法定的处罚错误的情形外,不能恢复或者撤销,所以一旦公司被吊销后能恢复的几率很小。恢复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证据向更高一级工商管理部门申诉,或者通过法院行政诉讼等方式判决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罚是违法的

  • 1080人看过2024-01-16

    1、股票回购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买回自家公司已经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而股票回购注销,指上市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回购的这部分股票会注销掉。公司因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的股票: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

    2、公司因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所回购的股票,应在一年内转让给职工。

    通过股份回购可以拿出一部分股份作为奖励,以解决员工的激励问题。对比来看,由于新股发行手续繁琐,程序复杂,成本较高,因此解决职工持股计划与股票来源的较好途径就是股份回购。

  • 158人看过2024-01-16
    公司之诉的诉讼费收费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关于请求公司解散之诉诉讼费的收取,有三种情况:
    一种按非财产类案件收取,案件受理费为50元;
    二是因涉及清算,按破产案件的标准收取;

    三是按注册资金的数额比照财产类案件收取。

    解散公司之诉的诉讼费包括以下费用:

    (一)案件受理费;

    (二)申请费;

    (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 160人看过2024-01-16

    损害公司利益有:

    1、法定代表人利用职务便利占用公司资产。有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公司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在经营过程中,该法定代表人利用同时控制两家公司的职务便利,将公司对外应收款项解入股东账户名下。为此,公司以该法定代表人占用公司款项、损害公司利益为由提起诉讼。

    2、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成立同业竞争公司。部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注册成立与其任职公司形成同业竞争的新公司,并利用其掌握公司印章等职务便利,将任职公司作为新公司的股东之一予以登记,以便利用任职公司商誉等开展业务。任职公司遂以高管侵害公司权益并违反竞业禁止规定为由提起诉讼。

    3、公司固定资产出资不明致其出售所得归属产生争议。部分公司董事擅自将公司出售固定资产所得作为应收款归还公司股东。公司认为固定资产系股东的出资,出售所得款项应属公司所有,公司董事的行为属于挪用公司财产;该公司董事则认为股东并未以固定资产进行出资,只是借给公司使用,因此出售所得属于股东财产。

    4、公司股东之间达成保证固定回报协议被诉侵害公司财产。在公司只有两名股东的情况下,一名股东承诺放弃公司经营权,以此换取另一名全权负责公司经营的股东以公司财产每年向其支付固定的收益回报。之后,该公司股权全部转让,新股东认为上述协议属于保证固定回报型保底条款,依法应属无效,故起诉要求原股东返还公司财产。

    5、公司法定代表人履职不当损害公司利益。有的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其他股东产生矛盾后,拒绝配合公司年检,并阻碍公司决议产生新任法定代表人,导致公司错失年检而被行政机关处罚。公司认为该法定代表人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利益,起诉要求其赔偿损失。


  • 2149人看过2024-01-16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 164人看过2024-01-16
    解散公司诉讼的管辖法院是公司所在地的民事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为公司设立、解散、利润分配等引起的纠纷诉讼,都应该选择公司住所地的法院。不过,请求解散公司是有十分严格的条件限制的,比如公司经营困难,没有其他解决方案等情形。
  • 208人看过2024-01-16
    实际控制人变更协议的生效条件是,协议当事人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协议的内容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实际控制人变更协议的内容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公司章程,也不违反公序良俗。不过,具体如何变更实际控制人的这个问题,并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