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5

    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情形: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 134人看过2024-01-15
    1、加工成品;

    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2、加工成品质量要求;

    3、原材料的提供办法及规格、数量、质量;

    4、技术资料、图纸提供办法;

    5、验收标准和方法;

    6、交货的时间和地点;

    7、包装要求及费用负担;

    8、运输办法及费用负担;

    9、结算方式及期限;

    10、其他约定;

    11、承揽方的违约责任。

  • 126人看过2024-01-15

    附条件合同条款的法律效力是:

    一、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二、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三、附条件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 100人看过2024-01-15

    工资扣税标准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10月1日之后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 127人看过2024-01-15

    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母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诉权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以自己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

  • 100人看过2024-01-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试用期员工降低员工工资,如果是双方协商一致的,就是合法的,如果用人单位单方降工资的,就是违法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100人看过2024-01-15

    1、用人单位提出,经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

    (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但用人单位未提前30日通知员工的,应当支付该员工当年一个月月平均工资的补偿金。

    4、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经向劳动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 119人看过2024-01-15

    一、仓储保管合同有如下基本要求:

    (一)仓储物的保管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储存条件;

    (二)仓储保管合同生效后,双方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履行相关的义务;

    (三)仓储保管合同的其他基本要求.

    二、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三、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 219人看过2024-01-15

    股东资格确认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内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

    (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该规定表明,当事人取得股权有两种形式,一是原始取得,即在公司设立或增资中通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取得股权及股东资格;二是继受取得,即从他人处受让股权。投资人主张对公司享有股权或者股东资格,需要证明自己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认缴出资。继受取得,需要证明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受让是指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取得股权,其他形式提指通过股权赠与协议、股权继承、公司合并、法院判决等形式继受公司股权。

  • 100人看过2024-01-15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和补偿。
    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