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41人看过2024-01-15

    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其股东资格;
    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那么,就是说能否当然的成为公司的股东则还要看公司章程是否有相应的规定。
    因为有限责任公司在具有资合性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更具有人合性。有限公司得以成立和延续,股东之间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关系至关重要,如果某个自然人股东的继承人无经营能力或人品有问题,让其成为股东势必难以与其他股东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这样将严重不利于股东之间的合作和公司的运行发展,因此,专门作了例外性规定,即如果公司章程对继承股东资格有除外规定的,死亡股东的继承人不能当然成为公司的股东。

  • 114人看过2024-01-15

    股东协议书有法律效应吗?

    股东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应,应该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

    现实生活中,当亲朋戚友等熟人之间决定在共同设立公司前,准备签订合作协议的,各股东(当事人)完全可以自己协商制定协议内容,这是无可非议,合情合理的事情。况且在法律上,是没有必须由谁制定设立公司合作协议的规定,股东可以选择自己写,可以选择由他人代写,或者由专业律师代写,究竟由谁书写合作协议,完全看股东的意思。

    但股东间自行书写的合作协议,是否有效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通常情况下,股东在设立公司前,自愿自主签订的合作协议,只要不违法、不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就那么协议都是有效的。各股东都需严格遵守协议约定,认真积极履行协议,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赔偿其他股东的损失。

    2、股东间签订的合作协议,实质是合同的一种。因此,根据民法典规定,各股东签订合作协议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协议无效。

    (1)一方股东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作协议,损害国家利益。

    (2)各股东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合作协议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合作协议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295人看过2024-01-15
    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要提前30日通知,如果没有提前通知的,需要另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单位可以裁员,是合法的权力,不存在是否违约的问题。
    按照法律规定,单位裁员的,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双倍赔偿。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以劳动者本人实际工资计算。
  • 168人看过2024-01-15

    公司内部股权转让是合法的。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方式有两种:
    (1)是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它现有的股东,即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
    (2)是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以外的其它投资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依公司法规定自由转让股权。

  • 411人看过2024-01-15
    员工私自刻制公司印章的行为犯法
    刻公章罪指个人或者其他组织私自篆刻其他企业公章的行为。为了防止某些不法人员私自刻制公章,进行诈骗、破坏国家治安管理活动等行为,对违反国家管理规定的刻字单位和职工个人,视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 174人看过2024-01-15

    一般情况下,股东没有经过其他股东同意私自转让股权是不合法的,股权转让虽说是可以自由进行买卖的
    但其实对于股权转让不同的企业还有着不同的规定,国家方面对于股权的转让也有着一定的条件限制,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
    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
    优先购买权。

  • 146人看过2024-01-15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股权转让还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股东转让股权未经过公司变更登记的行为,也应当认定股权转让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应当自转让股权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并应当提交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所以,如果股东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变更股东名册的有关内容,否则将影响真正的股东的权益。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签订以后,涉及到两个登记变更问题,一个是公司股东名册的变更,一个是股东工商登记的变更。

  • 163人看过2024-01-15

    股东会决议违法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公司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这种情形下股东会决议无效。
    另一种是股东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这种情形下股东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 133人看过2024-01-15

    首先要分清股东利益分配请求权和利益分配给付请求权的区别。利益分配请求权系股东权的一种,当公司有盈余时可能获得分配的期待权,不能分离于股份而存在,当股份转让时,应一并转移于股份受让人。
    股利分配给付请求权则由股利分配请求权分支而生,是对股东会承认的股利分配金额的具体请求权,属于单纯的独立于股东权的债权,可以与债权分离而独立存在,不当然随股份转移。
    如果在转让股权之前股东会已经确定分配股利而且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人并无欺诈行为,那么原股东享有利润分配给付请求权。如果在转让股权之前并未经股东会决议分配利润,则无论在转让股权之前公司是否已实际存在利润原股东均无权请求分配利润。

  • 136人看过2024-01-15
    出资金额可以由股东(发起人)自行决定。
    股东(发起人)仍旧是在认缴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
    认缴出资的范围仍旧是决定股东(发起人)承担责任范围的决定因素。
    而且,可自行约定出资期限并非意味着可无期限不履行出资义务。
    出资期限可约定并非意味着长期不履行出资义务无需承担责任。
    即便不存在法定出资期限的强制,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发起人)仍旧有权要求该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发起人)承担出资义务。
    因此,股东(发起人)在设立公司时,仍应理性、客观地协商确定注册资本及出资期限。
    切忌不切实际地认缴出资及毫不忌讳地违反出资义务,以免加重自身的责任及承担不必要的违约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