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418人看过2024-01-15

    版权亦称“著作权”,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依法对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权利。那么,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华律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法律知识。

    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如下

    1、文字作品: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剧本、学术论文、著作、期刊、教材、书信。日记、报纸、广告词。并非所有以文字作品形式出现的作品都是文字作品如书法作品,它是美术作品的一种。

    2.、口述作品: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3、音乐作品: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不带词的作品。

    4、戏剧作品: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作品,如剧本。(戏曲剧本、话剧剧本、歌剧剧本、舞剧剧本)

    5、曲艺作品:相声、单弦、评书、笑话、快板书、山东快书、京韵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等形式的说唱脚本。

    6、舞蹈作品: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程序的编排,可以用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方式记录下来。如用舞谱的形式表现舞蹈作品。如“定位舞谱法”

    7、杂技艺术作品:为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耍狮子、魔术等表演创作的剧本。

    8、美术作品: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纯美术作品:素描、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企业标志、商标图形。.实用美术作品:陶瓷艺术

    9、建筑作品: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或者是以建筑物为核心的绘画、摄影等。

    10、摄影作品:客观记录物体形象的图片。

    11、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电影作品(有声、无声)、电视作品、录像作品等。

    12、图形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线路图、解剖图

    13.、模型作品: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如:微缩景观。

    14、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和有关文挡。.计算机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同一程序的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应视为同一作品。.文挡: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

    15、民间文字艺术作品:神话故事、民间寓言、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歌、民谣、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造型艺术及民间建筑艺术等。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106人看过2024-01-15

      1、分公司独立核算的,分公司被公司撤销、依法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自决议作出后,30日内向分公司登记机构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九条分公司被公司撤销、依法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该分公司的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申请注销登记应当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和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登记机关准予注销登记后,应当收缴分公司的《营业执照》。

  • 108人看过2024-01-15

    (1)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经批准转诊转院去外地就医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2)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所需陪护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但最低不能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

    (3)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工资的70%和60%的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4)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且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时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5)用人单位应当参加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在此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6)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

  • 105人看过2024-01-15

    根据法律规定,长期供货协议书撰写方式是: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写明协议书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写明协议的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写明协议的违约责任;写明协议发生争议后的争议解决办法等。

  • 110人看过2024-01-15

      并购重组有条件通过是指:

      一、申请的材料有瑕疵,但还没有到否决的程度,是提醒当事人注意这些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二、需要再补充提交一些资料,进快完善上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 107人看过2024-01-15

    第一,前期准备阶段。

    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发展目标和其他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初期并购方案,在方案中明确目标企业的行业、规模等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并购方案去寻找有效的途径确定并购对象并与其进行初步的沟通。

    第二,目标企业调研阶段。

    对目标企业进行调研,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制度、财务、法律、人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并形成客观、公正、准确的尽职调查报告,供出资方参考。

    通常,这个阶段所用周期在并购的整个流程中较为漫长。

    第三,并购方案调整阶段。

    没有任何方案是适用于全部企业的。根据对目标企业进行的调研,确定其状况是否适合自己的并购方案,如有必要,在此阶段,出资方需要对并购方案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的调整直至方案达到最佳适用性。

    如果对目标企业调研的结果显示该企业不适合出资方的要求,则应继续回到第一步进行准备和寻找对象,直至寻找到合适的目标企业。

    第四,谈判及签约阶段。

    在目标企业确定、并购方案确定后,双方即可以进入实质性的谈判及签约阶段。双方需要对并购的价格、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具体的确定。直至签订出最后的并购合同。

    在此过程中,对于企业的不同方面可以分步骤进行谈判,但是在每个步骤中,都必须形成具体确定的法律文件。在法律文件中,既要对以往的、现在的问题和决议进行体现,又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进一步风险进行预防。

    第五,并购实行阶段。

    并购实行阶段,是企业并购的最终阶段。双方要进行具体的项目运作,并且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直至并购项目圆满完成。

  • 107人看过2024-01-15

      根据《公司法》第182条的规定,公司司法强制解散应满足以下条件: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2)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该问题;

      (3)由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申请。

      在符合上述条件后,公司股东可以请求法院判令公司解散。

  • 107人看过2024-01-15

    企业并购有哪些类型

    一、按照不同行业的被并购对象来分,并购可分为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在同一类产品的产销部门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纵向并购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向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混合并购是指为了经营多元化和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并购行为。

    二、按照并购的动因分,并购可分为:

    1、规模型并购,通过扩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2、功能型并购,通过并购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3、组合型并购,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

    4、产业型并购,通过并购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扩大整体利润。

    5、成就型并购,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家的成就欲。

    三、按照并购后被并一方的法律状态来分,有三种类型:

    1、新设法人型,即并购双方都解散后成立一个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个法人解散而为另一个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股。

    四、按照并购方法来分,可分为:

    1、现金支付型;

    2、品牌特许型;

    3、换股并购型。

    4、以股换资型;

    5、托管型;

    6、租赁型。

    7、承包型;

    8、安置职工型;

    9、合作型。

    10、合资型;

    11、划拨型;

    12、债权债务承担型。

    13、杠杆收购型;

    14、管理者收购型;

    15、联合收购型。

  • 166人看过2024-01-15

    设立保险集团公司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方式:
    (一)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股东作为发起人,以其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和货币出资设立保险集团公司,其中货币出资总额不得低于保险集团公司注册资本的50%。
    (二)更名设立。保险公司转换更名为保险集团公司,保险集团公司以货币出资设立保险子公司,原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依法转移至该保险子公司。保险集团公司设立包括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 107人看过2024-01-15

    不是,但是可以进行明确。

    1、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员工明示相应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同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必须服从单位在约定的岗位范围内安排的工作”。

    2、在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期限较长的劳动合同时,同时签订短期岗位协议作为附件。通过短期岗位协议的约定,既可以将员工一定时间段内的工作岗位具体化,也使企业获得了在岗位协议到期前决定是否调整员工岗位的主动权。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