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41人看过2024-01-16

    股权变更的生效时间一般是在股份转让合同办理工商变更后。法律虽然并没有规定股权转让生效要件,只制定限制条文,并不能从实体上否定股权转让效力。按一般规定,自工商变更后生效。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44人看过2024-01-16
    文学作品并非必须登记版权,属于自愿登记。作品实行自愿登记。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
  • 338人看过2024-01-16

    1、出让方是个人的,汇入个人账户。

    2、出让方是公司的,汇入公司账户。

    3、出让方会承担相应的税费。

    理论上,转让款应该付至股东(股权出让方)的账户。

  • 127人看过2024-01-16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份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2、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份,如果既不同意转让又不构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 128人看过2024-01-16

    若是已经起诉到法院正在审理中的案件,涉及合同的法院必须审查合同效力,因为这是案件审理的基本前提;若是没有起诉到法院的,法院不会主动来审查当事人的合同。

    合同效力内容

    效力内容有三:

    ①从权利上来说,当事人的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②从义务上来说,当事人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③在一定条件下对第三人的拘束力。

    有效合同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根据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198人看过2024-01-16
    不一样,股权回购并不一定引起注册资本减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导致持股比例变化。减资必然引起注册资本减少,但股东之间股权比例不一定会变化。公司因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的股票: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

    公司因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所回购的股票,应在一年内转让给职工。

  • 129人看过2024-01-16

    1、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或备案,如果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履行上述手续的,应审查是否履行了上述手续;

    2、如合同中约定经公证合同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公证机关公证;

    3、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

    4、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的,应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字或盖章,采取抵押方式担保的,如法律规定或合同要求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应审查是否办理了登记手续;采取质押方式担保的,应按合同中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审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质物交付的约定。

    5、审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签名或印章上的企业名称是否和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一致;签字人是否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盖章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等等。

  • 126人看过2024-01-16
    不是,股权回购并不一定引起注册资本减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导致持股比例变化。减资必然引起注册资本减少,但股东之间股权比例不一定会变化。只有公司本身依法回购股东所持股权才会引起减资。
  • 154人看过2024-01-16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履行出资义务是依据公司章程履行合同义务,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属于违约行为,其他股东有权对其提起要求补足出资的诉讼。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依据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时间起计算。

  • 131人看过2024-01-16

    1、第一步、形式审查

    (1)将合同文件本身分为三部分:

    开头(合同名称、编号、双方当事人和鉴于条款),正文(第一条至最后一条),签署部分(即双方签字盖章和签署时间)。

    形式审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见的错误有: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不完全、错误或矛盾,合同名称与实质内容不符、时间签署前后不一样,地址、法定代表人错误等。

    (2)形式审查还要看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看相关文件之间内容是否有矛盾之处。

    2、第二步、实质审查

    主要是对合同正文的审查,这是合同最关键的内容,包括:

    (1)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

    (2)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3、第三步、沟通、参照

    一般的合同,经过第一步、第二步的审查,一些初级的问题都能予以解决。为防止审查出现重大遗漏和差错,做好第三步就显得十分必要。

    沟通:指的是与合同经办人、起草人甚至对方进行沟通,就合同谈判、协商及合同目的等内容进行交流,合同条款中不清楚或者含糊的条款,也需要他们作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