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7

    公司股东承担下列责任:

    1、按时足额缴纳出资;

    2、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3、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

    4、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 100人看过2024-01-17
    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时,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视为到达破产的警戒线。当然,如果申请破产,那么这个比率关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由于公司的所有者(股东)通常只承当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时,财物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所以假如此指标过高,债权人可能遭受丢失。当财物负债率大于100%,标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关于债权人来说危险非常大,就可以申请破产了。
  • 129人看过2024-01-17

    1、成立清算组。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或者股东会决议解散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应当在 15 天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解散时,清算组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解散时,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清算组成员即可以是股东、董事,也可以是其他人。

    2、通知债权人。清算组应当在成立之日起 10 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 60 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 3 次;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 30 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 90 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3、注销登记。清算组结束工作之后,将股东会及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4、公告公司终止。公司注销登记后,在本公司所在地发布公司解散公告。

  • 132人看过2024-01-17
    当然是可以有的。子公司作为独立的公司法人,可以有股东。根据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17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如此看来,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情形可以认定为股权转让代持协议无效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内容:股权代持协议风险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股权代持协议;

    二、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股权代持协议;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股权代持协议;

    四、违反公序良俗的股权代持协议;

  • 360人看过2024-01-17

    填申报年度的最后一天,比如你申报的是2024年就填2024年12月31日

    应缴是你的注册资金,实缴是你实际缴纳的资金,但是你没有实缴,实缴就为零,实缴时间就是你申报年度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

    你把实缴出资时间填上

    按公司章程的规定来填,比如2025年

    实缴注册资本为0,那就是只有认缴资本,没有实缴资本。

    在年报时,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填实缴资本0。不过要附送一份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期限,比如几年内出资。

    现在工商对资本金的限制很松的,只要不是超期的,一般没问题。如果超期了,那就写个承诺书或情况说明书,写明原因即可。

  • 174人看过2024-01-17
    公司减资股东的出资不需要退回,公司股东退股减资是不可以的,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股东是不可以退役减资的,但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退出。股权转让是最便捷的退出方式,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股东,那么可以直接转让。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则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还拥有优先购买权。通过公司减资来实现股东退出,其实质是公司回购了退出股东的出资。
  • 117人看过2024-01-17

    股东退股的方式有:

    (一)转股方式退出。转股的方式分为对内转让和对外转让。

    (二)减资方式退出。通过减少注册资本来使股东退出实际是公司回购了股东出资。

    但减资不同于回购,有限责任公司减资,只要满足条件的表决权股东在股东会同意,股东会就可做出减资决定,无需附加其他任何额外条件。

    (三)异议股东回购方式退出。股权回购请求权是一项法定的股东权利,为小股东提供了抵抗大股东侵害的法律武器。

    (四)起诉解散公司方式退出。公司出现了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公司的情形出现如营业期届满,公司解散,股东也就退出了,股东可以通过召开股东会议作出关于解散公司或是修改公司章程中的解散事由的决议。

  • 100人看过2024-01-17

      赠与股权有什么必要条件吗

      1、股权赠与也应当允许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法》第72条第2款规定,当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此处的优先购买权的适用情形是股权转让,而此处的“转让”范围具体如何确定?《公司法》未予明确规定。一般认为,该处转让包括有偿转让也包括无偿转让,如赠与、股权置换、强制执行。

      2、股权赠与协议经过公证后不得随意反悔。

      有偿股权转让无疑应属于股权转让的主流形态。但无偿的股权转让同样是股东行使股权处分的一种方式。股东完全可以通过赠与的方式转让其股权。股东的继承人也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取得股东的股权。

      在实践中,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单方以赠与的方式转让其股权的,受赠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作出接受或放弃的意思表示,受赠人接受股权赠与,股权发生转让;受赠人放弃股权赠与,股权未发生转让。但是,如果股东(赠与人)与受赠人达成《股权赠与协议》,并经公证机构办理了公证,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所以,股东(赠与人)不得以无偿或者未支付对价为由进行反悔。

      3、股权赠与适用股权转让的法律程序。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