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7

    1、董事会没有权利收回股东的股权。

    2、董事会为股东会的执行机关,为公司的管理机关。那么,股东的股权为股东的财产权,作为公司管理者的董事会,没有资格去剥夺别人的财产权。

    3、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只能够开具普通发票,不得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2、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所称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 100人看过2024-01-17

    用人单位依据以下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给予经济补偿,具体情形有以下几种:

    第一: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解除;

    第二: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解除合同的;

    第三: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合同的;

    第四:因客观原因发生重大变化,原合同无法履行,双方解除合同的;

    第五:单位经济性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因以上五种原因,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单位依法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而双方合同期满,属于合同正常履行完毕,双方劳动法律关系正常终结,权利、义务终止,单位即无法定义务也无法依据给予劳动者补偿。

    因此劳动合同正常期满,不存在是否给予经济补偿的问题。

  • 100人看过2024-01-17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额根据以下不同情况具体处理:

      1、单位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按照职工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赔偿金。

      2、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且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按照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需要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 100人看过2024-01-17
    公司不一定要注册商标,但每个公司的创办都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当自己的公司慢慢发展壮大,公司的名声品牌越来越响亮,才想起要注册商标保护,那有可能为时已晚,或许已被他人抢先注了商标。
    企业不注册商标,存在诸多隐患和风险,只有注册商标才享有商标专用权。而未经注册商标的企业,始终处于一种权利无保障状态。企业如果使用未经注册的商标,要承担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利的风险。注册的商标,受法律保护。而未经注册的商标,使用人不享有商标专用权,这意味着他人也可以使用这个商标。导致正常的经营被扰乱,信誉被分享,市场被瓜分。
  • 100人看过2024-01-17

    第9类商标:包括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可下载的电子出版物、可下载的音乐文件、可下载的音乐文件、动画片、可下载的软件,手机APP。

    第35类商标:35类是所有网络行业都需要注册的商标类别。它包含广告宣传,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组织商业或广告展览活动、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等。

    第33类商标:有线电视节目播放,互联网广播服务,数据和通讯服务,计算机终端通讯。第41类商标:电视文娱节目,娱乐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电子书籍和杂志的在先出版,提供在线电子出版物。

    第42类商标:计算机编程及相关服务,提供互联网搜索引擎,把有形的数据或文件转换为电子媒体。

    第45类商标:在线社交网络服务、交友服务。

  • 100人看过2024-01-17

    劳动合同不会自然解除,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单位可单方解除与你的劳动合同,办理辞职手续。

    工作后自动离职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您工作后自动离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您的所在单位对您自动离职的行为享有以下权利:

    根据《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规定,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出走离岗,或者解除手续没有办理完毕而离开单位。对于自动离职的人员,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1、依据本企业规章制度,行使行政处分权。

    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通常都会制订一定的业务要求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每名员工应做到的基本业务规范。其中就包括工作制度按照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严格履行请假制度,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不得无故不到岗、请假未准而擅离职守等。对此企业有权依据规章制度对员工给予处分。对于员工自动离职,企业可按旷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作出处理决定后,一事实上要书面送达被处理人。倘若无法书面通知,企业需审慎处理此事,不可草率处理。因为企业对人员进行处理,程序上必须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该处理决定面临被确认无效的风险。

    2、企业享有劳动合同解除权。

    企业有权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员工奖惩规定。只要企业制订的奖惩规定不与现行法律规定相悖,据此企业就可以针对自动离岗人员适用惩处措施,如有解除合同的规定,亦可以适用之。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通知送达自动离职者本人。原劳办发[1995]179号《关于通过媒体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使其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媒体通知等。”因此在企业行使单方解除权时,应做好解除手续的保管工作。

    3、以离职人员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享有损失求偿权。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双方另约定从约定;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由此可以看到,企业行使损失求偿权时,求偿对象是指一般员工,如果企业有证据证明产生了前述损失是自动离职员工的违约行为造成的,企业对其提出的损失赔偿要求就可以得到法律支持。

    4、对于违法保密义务、竞业限制以及签订专项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规定的离职人员,企业享受违约金求偿权。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协商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知,如果双方协商同意的,用人单位可以合法解除合同。

    二、法定事由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三、约定事由。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实现约定了解除合同的事项,当约定事项出现时,劳动者有权合法解除合同。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

  • 100人看过2024-01-17

    1.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其他股东不享有优先购买权。

    2.《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3.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4.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企业申请资料:

    1、商标图样(黑色或彩色)

    2、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3、联系人、电话、收件地址、邮编;

    4、选择好的产品/类别和服务项目。

    (二)个人申请资料:

    个人名义普通商标申请注册需提供:

    1、商标图样(黑色或彩色)

    2、个体户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3、个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4、联系人、电话、收件地址、邮编。

    谁可以申请商标注册?

    1、自然人

    2、法人

    3、其他组织

    4、与中国签订协议或与中国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按对等原则办理的国家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

    符合上述条件的,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依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