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破产后股东一般不需要还债,但是公司依然需要还钱。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1、验资后转出属于抽逃出资。
2、根据现行法的规定,股东在验资后又将出资转出的行为依然受到《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公司法所规定的抽逃出资,是指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未经法定程序将自身出资再抽回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未能证明其转出的行为系公司的正常经营往来,该行为依然是“抽逃出资”。
下列债权或者股权不得作为呆账核销:
(一)借款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银行未按本办法规定,履行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追偿的债权。
(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逃废或者悬空的银行债权。
(三)因行政干预造成逃废或者造成悬空的银行债权。
(四)银行未向借款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五)其他不应当核销的银行债权或者股权。
债权依旧由公司享有。无论是法人本身还是其法定代表人,只要是公司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包括变更法定代表人),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应该由变更后的公司全部承担,不需要另行说明。
如果确实需要出具相关情况说明的,也只要说明变更前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单位承担其债权债务。若公司名义贷款,更换法定代表人不影响还款,由公司承担还款责任。
股东未出资的,需要在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向公司的债权人承担债务
债权人也有权向法院提出请求,请求股东在上述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认缴出资额到了时间一定要出资。
2、认缴出资时间就是公司成立之前的时间,目前注册资本制度是认缴制度,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需要验资报告,而且注册资本大小和注册资本认缴期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就可以。所以,关于注册资本认缴期限的规定就是股东自己约定。
注册公司时验资报告有的作用是证明公司注册资本数额,不过,现在注册公司不需要提供验资报告。
验资报告的基本内容: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范围段;
(四)意见段;
(五)说明段;
(六)附件;
(七)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八)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九)报告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