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对于占有有限公司股权的股东,经与他方协商一致后将持有的公司股权转让出来,需双方达成公司股东内部债务承担协议,共同遵守,明确股权转让前后公司债权债务的承担问题。
    2、在公司股东向工商部门递交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资料之前产生的债权由原股东享有和追偿,并且承担相应的债务;
    3、提交资料之后产生的债权由购买方享有和追偿,并且承担相应的债务;
    4、属于转让方承担的债务,若在股权转让后由购买方代为承担的,购买方有权向转让方追偿;
    5、在双方向工商部门递交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资料当天,转让方应将其公司的公章、财务印章、银行开户卡、银行开户许可证、代码证及数字证书、国税证登记正副本原件、地税登记证正副本原件等移交给购买方保管和使用;
    6、如果双方有一方违约的,那么守约方可以向违约方主张违约责任,依照股权转让的价款按一定比例承担违约责任,由此产生诉讼的相关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7、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出现争议应友好协商,协商解决不成的,可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公司股东内部债务承担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如果相关股权转让等事项没有按照协议完成的话,那么协议就作废,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 100人看过2024-01-17
    企业法人变更后原有债权债务依旧由公司承担。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15人看过2024-01-17

    如果公司破产的时候当事人与公司仍然维持有劳动关系的话,那是可以获得补偿金的。

    对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其中,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本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本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资或企业月平均工资高于单位所在地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单位所在地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

  • 113人看过2024-01-17

    股权转让只要是经股东会决议认可并经其他股东放弃优先权后的合法转让,与第三方签定双方间的转让合同或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需要公证,但出现以下情况时,一般会采取公证来防范风险:

    1、转让双方对有关事项存疑时(如对转让比例、转让出资时限等);

    2、当事人一方不到亲自到场签约委托他人代办时;

    3、双方认为有必要公证时;

    4、立据公证为其他用途时;

    股权转让是新旧股东之间的股权交易行为,企业股东变更所依据的股权转让协议只要是合法有效的,就不会影响股东变更。提供经过公证的股权转让协议,不是必须的程序。

  • 136人看过2024-01-17

    1、成为法人即拥有法人所有权。

    2、法人所有权,是指法人对自身具备的财产拥有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1)法人对法人成员为成立法人而提供的必要财产享有所有权,即法人拥有的财产是法人妍有的、独立于各出资人的财产。法人的出资人提供了法人财产后,即丧失了对这部分财产的处分权,而只享受其他形式的财产权,如收益权等。

    (2)法人对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享有所有权。法人拥有独立银行开户,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并成为独立的纳税单位。法人以自己所有的财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并以此作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基础。

  • 177人看过2024-01-17

    1、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普通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三种形态。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是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并以出资为限承担公司对外所欠债务。

    2、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发起设立的和募集设立的两种。

  • 100人看过2024-01-17

    1、转让方授权瑕疵的法律风险

    转让方授权的瑕疵直接影响到股权转让的效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风险:

    (1)法律限制中的法律风险

    在外部转让程序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欲转让股权股东的书面通知义务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股东应向其他股东发出书面通知,说明欲转让股权的比例、转让对象等基本情况,征询其他股东同意。此义务是法定义务,否则无法启动其他股东同意程序。同时,其他股东可能对通知事项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以增加信息批露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因此,书面通知的内容应明确具体。

    ②其他股东同意的条件和方式

    第一,关于同意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取得其他股东同意的实质条件是过半数股东同意,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这里所指的“过半数”是指除转让股权以外的其他股东的过半数,完全以人数确定表决权,而不是股权比例的过半数。

    第二,关于同意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采取明示同意和默示同意的方式。

    明示同意的方式:其他股东可以以股东会决议的形式或其他书面形式取得同意,法律并无强制性的要求,但实践中一般采取股东会决议授权的形式,因为股权转让事项可能涉及到股权比例的变化和股东的变更,此变化将导致公司章程的修改,而修改公司章程需要经过股东会的同意。

    默示同意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法定的“视为同意”情况,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接到通知后未答复的股东视为同意转让,二是既不同意也不购买的股东视为同意转让。这是法律对股东同意权的限制,也就是说,如不同意对外转让股权,那么就负有购买此股权的义务,以保护股本的稳定性。

    2、受让方授权瑕疵的法律风险

    (1)法律限制中的法律风险

    对于受让方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购买股权属于重大的投资行为,应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大会)授权,才能保障转让的生效。如果未经得内部合法授权,属于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导致转让对内无效。如果相应决议的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关于股权转让的限制规定,受让方股东可以自作出决议之日起六十日起,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此决议,同样也会导致转让的无效。

    股份回购应经过股东大会的授权。

    (2)公司章程限制中的法律风险

    法律赋予公司章程可以对企业购买股权的条件作出相应的限制,不具备相应条件,未经公司授权,这样的转让行为对公司不发生效力。

  • 100人看过2024-01-17

      根据公司类型的不同,法律对股权的转让有不同的限制。

      就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股权转让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两种,内部转让完全自由,而外部转让则需要经过半数的其他股东同意,并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此外,由于《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因此公司章程中如果对股权转让有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特殊规定,则以公司章程的规定为准。

      就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限制而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4.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的本公司股份。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股权转让股东会决议范本

    关于同意×××、×××转让其股份的决议

    时间:××

    地点:××

    出席会议股东:××、××、××

    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代表%的股份,决议事项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通过。

    根据股东××、××先生提出转让其所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份的书面申请,××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大会于××年××月××日召开会议。会议中全体股东认真听取了原股东××、××先生转让股份的说明,公司股东会就此问题及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并作如下决议:

    1、同意××先生将所持公司××%的股份,以××万元转让给××先生,批准了××与××先生关于股份转让事宜签订的协议。

    2、同意××先生将所持公司××%的股份,以××万元转让给××、××、××、××先生。其中,××出资××万元购买××%的股份;××出资××万元购买××%的股份;××出资××万元购买××%的股份;××出资××万元购买××%的股份。

    3、鉴于股东的变化,股东会决定修改公司章程,并选举新一届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选举股东××、××公司新董事,同时免去××(转让股份的原股东)董事、××(转让股份的原股东)监事的职务。

    4、会议决定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及《公司法》修改《公司章程》(第次修改)。

    5、会议决定委托公司职员××负责拟定相关文件、材料,向省工商局申办公司变更登记手续,并办理新设企业的开业登记手续。

    股东签名:

    原股东:××新增股东:××、××、××

    ××年××月××日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债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等。

    2、债务: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税费、应付债券其它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等。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