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9
    企业的收入总额是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 100人看过2024-01-19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法人不是自然人,而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组织;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 100人看过2024-01-19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法人不是自然人,而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组织;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 248人看过2024-01-19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购买注册商标的,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共同到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的转让手续。手续可以申请人自行办理,也可以委托在商标局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那么公司如何办理商标转让?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

    公司如何办理商标转让

    关于商标转让的手续,中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此外,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向商标局提交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转让注册商标申请手续由受让人办理。商标局核准转让注册商标申请后,发给受让人相应证明,并予以公告。

    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未一并转让的,由商标局通知其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视为放弃转让该注册商标的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对可能产生误认、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注册商标申请,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公司办理商标转让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1)《转让申请/注册商标申请书》

    (2)转让人和受让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

    (3)委托代理的提交受让人出具的《代理委托书》,直接在受理大厅办理的提交受让方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申请移转的,还应当提交有关证明文件

    (5)申请文件为外文的,还应提供经翻译机构签章确认的中文译本

    (6)提供公证处的商标卖方申明公证书

    公司办理商标转让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注册商标的转让形式有合同转让和继承转让。

    合同转让是指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通过签订转让合同的方式转让注册商标的。继承转让是指个人及依法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由法定继承人继受其注册商标的。

    在实践中,大量的转让注册商标都是以合同方式转让注册的。转让注册商标,应依法履行一定的手续,且必须经商标局核准后,转让注册才能生效。转让注册商标而不向商标局办理有关手续的,属于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行为,根据《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将受到行政处罚,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注册商标被撤销。

    由此可见,公司之间进行商标转让对双方都有好处,转让方盘活了资产,受让方能够快速的进行品牌创建。公司商标转让流程通常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公告等环节。一般来说,双方提交的资料齐全的话,商标局会在6个月左右时间对商标转让审核完毕,对于受让方来说,也比注册商标节省不少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如何办理商标转让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法律问题,而您又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网站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 100人看过2024-01-19

    步骤一:先登录地税局网上办税大厅,录入相关的企业信息

    步骤二:进入地税网的申报界面

    步骤三:点击综合申报,进入综合申报界面,在实际应缴税(费)额内填写当期应将的增值税额,应与国税的当月税额一致,在申报计税总额或总数量堤围费方框内写上本期的不含税销售额,然后点击计税;如确认数量无误,则点击提交,否则点击放弃,提交后,会出现一个窗口,显示扣税,点击确定即可

  • 100人看过2024-01-19

    1.按课税对象为标准分类:

    ·流转税:以商品生产流转额和非生产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的税额和关税等)。

    ·所得税:又称收益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

    ·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按课税对象分类的一类税(包括遗产税、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等)。

    ·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诸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

    ·资源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如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2.按税收的计算依据为标准分类:

    ·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计征的一类税。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具有计算简便等优点。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车船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一类从价税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收负担比较合理。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的税额、关税和各种所得税等税种。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

    ·价内税:是指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内,作为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的—类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营业的税额和关税等税种。

    ·价外税:是指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不行动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目前商品的价税合一并不能否认增值税的价外税性质)。

    3.按是否有单独的课税对象、独立征收为标准分类:

    ·正税:指与其他税种没有连带关系,有特定的课税对象,并按照规定税率独立征收的税。征收附加税或地方附加,要以正税为依据。我国现行各个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的税额、农业税等都是正税。

    ·附加税:是指随某种税收按一定比例加征的税。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在按照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应当另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缴纳地方所得税。该项缴纳的地方所得税,就是附加税。

    4.按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等。这类税—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屠宰税和筵席税等(严格来讲,我国的地方税目前只有屠宰税和筵席税,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6号,筵席税已经失效)。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密切。

    ·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资源税等。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

    5.按税收的形态为标准分类:

    ·实物税:是指纳税人以各种实物充当税款交纳的—类税。如农业税。

    ·货币税:是指纳税人以货币形式交纳的一类税。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所有的税种都是货币税。

    6.以管辖的对象为标准分类:

    ·国内税收:是对本国经济单位和公民个人征收的各税。

    ·涉外税种:是具有涉外关系的税收。

    7.按税率的形式为标准分类:

    ·比例税:即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种。

    ·累进税: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逐级提高税率的税种。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定额税:是对每一单位的课税对象按固定税额征税的税种。

    8.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

    ·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税种的总称,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的税额、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

    ·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是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种的总称,主要指进出口关税,以及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

  • 448人看过2024-01-19

    著作权法中的“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是指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社会公众活动所处的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

    关于对著作权法中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的理解

    使用目的应作为认定合理使用的首要考量因素。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十)项规定,对设置或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这一规定暗含了使用者在使用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须出于善意的这一立法本意。使用者若出于个人学习、欣赏抑或出于学术研讨、教学等善意目的,这种使用行为应当予以准许。否则,公众在生活或学习中任何使用该类作品的行为例如合影等都会被归入侵权领域。这不仅不利于文化知识的交流传播,还与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美化当地环境、提升公众审美之目的相悖。

    如果使用者使用权利人作品是为了诋毁他人、攀附声誉等目的,则因其恶意目的,从根本上就无法构成合理使用。此外,《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雕塑等艺术作品的临摹、绘画、摄影、录像人,可以对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围再行使用,不构成侵权。该条并未区分营利性使用和非营利性使用,因此从文义理解,无论营利性使用还是非营利性使用都有可能构成合理使用。但结合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十)项以及《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合理使用有一个前提,即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营利性使用往往会挤占著作权人作品的市场或潜在市场,其本质是使用者擅自使用他人作品为自己谋利,该种使用行为显然不属于“合理的方式和范围”。因此,合理使用原则上应出于非营利之目的。

    对室外公共艺术作品的临摹、绘画、摄影、录像人,可以对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围再行使用,不构成侵权。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关于对著作权法中“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的理解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100人看过2024-01-19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法人不是自然人,而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组织;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 100人看过2024-01-19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法人不是自然人,而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组织;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 100人看过2024-01-19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法人不是自然人,而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组织;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