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209人看过2024-01-18
    独立董事可以对所在上市公司及其附属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持股,只是对持股比例有限制。对上市公司而言,持有1%以下的股东并不成为大股东或者成为有实际影响力的股东,这样的小股东还是有担任独立董事的可能性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独立董事应当保持独立,职务行为不能受公司以及管理层的控制。
  • 141人看过2024-01-18
    疫情期间不同地区的企业申请复工不一样,建议以当地政府公告通知为准。
    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企业复工需要申报的材料为:企业复产复工前必须提交复产复工报备表、疫情防控承诺书,园区内企业向园区报备,其他企业向所属乡镇(街道)报备,个体工商户等向所在村(社区)报备,行业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要向复产复工员工作出安全承诺,企业所在园区、乡镇(街道)要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措施、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严防因人员聚集而造成新的病毒感染和扩散。
  • 130人看过2024-01-18
    依据我国相关通知的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也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梳理并妥善处理债权债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清算方案,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充分谅解。
    (二)做好企业与个人资产的风险隔离,避免创业失败,倾家荡产。
    (三)如果企业具备一定的优势,仅仅因为现金流问题无法经营,可以考虑寻求行业内较大企业或者国企的收购,维持企业的生存。
  • 144人看过2024-01-18
    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营业收入锐减导致企业负债率上升的应对方法是需要谋求行业内的新模式,加速资金回流,控制好自身现金流:与债权方进行主动沟通,延长账期: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债权人达成债转股协议,互相持股,加强合作紧密程度,降低企业负债率。
  • 136人看过2024-01-18
    关于企业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权的可以采取的方法目前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但从人社部《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4〕5号)可知,企业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的方式来保障正常生产经营权。
  • 334人看过2024-01-18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处理方法有首先要评估下游企业的资信和未来履约能力的改善,如果是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可以接受延期付款、分期付款、银行承兑付款等形式。
    如果是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的企业目账款难以收回,旧账可以采取以物抵债、债权转让、提供担保等形式处理,新业务需要现款现货。
    对于风险已经比较高的企业需要终止合作,委托专业人员进行清收处理。
  • 116人看过2024-01-18
    依据我国相关通知的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也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梳理并妥善处理债权债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清算方案,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充分谅解。
    (二)做好企业与个人资产的风险隔离,避免创业失败,倾家荡产。
    (三)如果企业具备一定的优势,仅仅因为现金流问题无法经营,可以考虑寻求行业内较大企业或者国企的收购,维持企业的生存。
  • 177人看过2024-01-18
    普通合伙的合伙人均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的无限连带责任具有如下特点:
    (1)合伙人的连带责任随合伙债务的产生而产生,随其消灭而消灭。合伙人仅就其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合伙人的连带责任是一种对外责任。在合伙内部,仍然按照投资比例或协议约定确定债务的承担。因此如果一个合伙人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部分对外承担了债务,有权就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3)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这种连带责任不以当事人之间有无约定为转移。
  • 163人看过2024-01-18

    没有义务,因为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子公司虽然处于受母公司实际控制的地位,在许多方面受到母公司的制约和管理,有的甚至实际上类似于母公司的分支机构,但在法律上,子公司属于独立的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子公司有自己的公司章程,有董事会等公司经营决策机构。子公司有自己的独立财产,其实际占有、使用的财产属于子公司,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子公司和母公司各以自己全部财产为限承担各自的责任,互不连带。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最大股东,仅以其对子公司的出资额为限对子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债务承担责任。设立子公司必须严格按照设立公司的要求提出申请,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营业。

  • 184人看过2024-01-18
    股份有限公司不可以解除股东资格,解除股东资格的对象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不适用。公司法司法解释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即使是有限责任公司解除股东资格也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比如经过催告以后,股东在合理的期限内没有完成出资义务的,可以解除股东资格。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