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人看过2024-01-19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是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定事由之一。用人单位不能免除己方的法定责任有: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442人看过2024-01-19
员工没有责任心,无非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员工认识不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觉得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做的好坏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第二,员工非常清楚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仍然作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于第一类员工,只要引导其明白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即可,在讲清楚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培训引导员工,可以标榜其他公司相同岗位正面事迹激发员工学习、也可以通过学习反面案例吸取经验教训,我个人建议公司创造条件,不定时开展员工自我学习,倡导其多看一些岗位相关的书籍,扩大视野,提升格局后,对工作的认知会进一步加深;
第二类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公司只能通过制度约束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一个公司的隐性文化很难强大到让所有人都上下同心,总有部分人需要通过显性的制度来管理。建立明确的考核制度,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例行及运营类的工作通过绩效考核进行得分,其他日常行为通过完善的制度进行约束,比如严格的考勤管理、会议管理、日常行为管理制度等,产生的惩罚全部按照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久而久之,员工的行为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
815人看过2024-01-19
一、建立严格的工作流程
企业要保证员工尽职尽责,首先要对服务、业务等方面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化设计。从每一个环节、细节入手,把员工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到工作结束后的最后一步,都应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不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工作都有可能出错,这就要求员工必须按规定完成所有工作。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按照此工作流程,就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员工自然就可以尽职尽责,那么管理也就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
二、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制定了工作流程,接下来就是要求员工按照流程及时正确的完成工作,这就必须有监督制度。制度是条文性、没有生命的东西,没人监督制度就形同虚设。企业要实行内外监督两手抓的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部门内有专人监督,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在企业外部,做为服务行业,要发挥服务业主的监督作用,让员工的责任心在工作期间时刻处于警惕状态,不敢出现丝毫松懈。另外,公司的各级管理、监督人员更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古人曰“正人先正己”,管理人员如果都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不能以身作则的遵守,更谈不上去监督管理自己的员工了。
三、思想教育,教化人心
员工的责任心是处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一个员工热爱忠于他的本职工作,就会尽心尽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投入到工作中,会把工作当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同时也需要公司的文化、理念、制度深入人心、贴近员工,这样才能与广大员工达成共识,还需要向员工宣传,使之在员工心中扎根,让每位员工都对公司产生信心,坚信公司的明天会更好。
四、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
人是应该生活在希望里,有目标才有动力。企业应该让每位员工都看到希望,工作中感到温暖。公司通过内部培训或外部学习,使员工认识到公司在为我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我在公司工作一天,不只是为公司创造了一天的效益,也是自己向人生目标又靠近了一步。今天我或许只是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通过公司这段时间的工作,明天我或许就是一名优秀的经理、一名专业的工程技师……即使明天我离开了公司,但在公司工作的这段经历是可以让我受益终生的。
-
1143人看过2024-01-19
1、厘清责任。所谓"责任心",即愿意主动为自己所负责工作承担相应责任。要让员工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必须明确其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因此,厘清责任,明确其具体职责是基础,只有愿意员工知道他应该对什么工作负责,他才会有承担责任的方向,否则,责任心无从谈起。
2、建立考核文化。员工之所以没有责任心,我想公司缺乏严格的考核也是关键。通过我们对该公司的调研便发现,该公司虽然进行绩效考核,但经常出现考核不严格的情况,例如,每年公司下达的考核任务,部门虽然没有完成,但公司却仍然下发一部分奖金,这样,则造成员工对公司下达任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则考核文化难以形成。
3、考核与激励措施不匹配。对于员工而言,要提高积极性,有效地激励是很重要的,只有员工感受到对自身有好处,他才更愿意努力,所以,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相挂钩,是推动考核有效落实的关键,所以,只有将考核与激励有效匹配起来,才能确保考核的效果。
-
203人看过2024-01-19
1、体系构建和优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链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上岗、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支撑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业务的支撑标准包括:岗位体系标准(岗责体系、职衔体系、岗位价值)、素质能力体系标准、培训体系标准、全面薪酬管理标准、全面经营绩效管理标准等
2、人员事务操作:
人员事务包括工作人员的吸收录用、招聘、调配、使用、培训、交流、考核、奖惩、任免、升降、工资、福利、统计、辞退、退职、退休、抚恤和人事研究等一系列日常执行操作事务,其中每项事务都会涉及组织、协调、执行、控制、监督等方面的事情。
-
677人看过2024-01-19
1.当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信用信息就会被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机构作为贷款、担保、保险等商事活动或个人活动的参考依据。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公司,金融机构可能会不予在银行开户、贷款等业务;
2.被公示在企业信息网上面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无论是在工商局网站还是一些第三方查询网站,都可以查到异常信息,这会影响公司的形象;
3.当公司与公司有业务关系时,公司的信用很是重要,也许就是因为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会使交易被拒,导致公司的业务以及利益受到损失;
4.进入异常名录时候公司主体做不了任何的工商税务信息变更业务,这也会耽误公司的进度;
5.无法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公司项目。
-
449人看过2024-01-19
1、三不进卖场:不穿工作服不进卖场;不佩戴工号牌不进卖场;仪表不注重,衣帽不整洁不进卖场。
2、三条铁规矩:商品必须上齐、丰满、卫生;顾客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以理服人,理直气和;定位定岗,不集扎堆闲聊,不说笑打闹,不抢购快讯商品。
3、三个必须这样做:待客必须有礼貌,有敬语,有五声;说话诚实,帮助挑选,当好顾客参谋;认真执行便民措施,保证顾客满意。
4、衣着要求
A、个人卫生:外表朴实、干净、整洁,发式要求朴素大方,并保持头发清洁。
B、制服:公司为所有员工统一配备制服,全体员工必须保持制服的干净、整洁。
C、工号牌:公司将发给每位员工工号牌,它是每日着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您上班时未佩戴工号牌,将会受到公司的警告处罚,若遗失,则必须重新补办,并缴纳工本费五元。
5、员工购物/包装
公司鼓励所有员工成为风采超市有限公司的会员,并享受购物乐趣,故有如下规定:
A、员工只可在非工作时间购物,也不可在用餐时间内选购。
B、所有员工的包袋在进入和离开卖场时间均接受检查(购物需在营业时间内进行)。
C、所有员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购买损坏的商品。
D、当快讯商品紧缺时,所有员工必须把利益让给广大顾客,而不得私占、多占紧销商品
-
140人看过2024-01-19
1、对公司的责任
出资瑕疵的股东需要对公司承担补足责任。公司的财产最早来源于股东缴纳的出资,股东及时足额缴纳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基本的法定义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可要求瑕疵出资股东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并且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2、对其他股东的责任
出资瑕疵的股东需要对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3、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
出资瑕疵的股东需要对公司债权人在出资不足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出资不足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如果股东是在设立时瑕疵出资,公司的发起人存在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补充赔偿责任。
-
135人看过2024-01-19
一、对于偷逃税,一般以“追缴+处罚”为主。
1、 根据《税收管理法》第63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纳税人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刑法》第201条明确规定了“逃税罪”,逃税金额较大并且占应缴纳税额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对于企业的漏税行为,一般以“追缴”为主,视义务纳税人有无过错来决定是否加收滞纳金。根据税收管理法第52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但对于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而导致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
149人看过2024-01-19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2、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4、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