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的产品价值要一次性开发发票给对方,后期每次收回使用费等款项在分批开具.
购买固定资产分期收到发票,在没一起收到发票时可以先计入在建工程,待发票全部收到后一起转入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这个过程,即是要对即将结转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成本核算的完整性进一步进行确认,以明确结转固定资产的成本造价总额.
1、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大量增加说明存在以情况:
(1)企业固定资产折价速度加快;
(2)无形资产摊销快;
(3)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价值下降;
(4)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
(5)未来可抵扣的预计负债增加;
(6)未来可抵扣的预售账款增加;
(7)广告费宣传费支出上涨;
(8)本年亏损加大。
2、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2008年第538号)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根据上述文件规定,你企业购入的职工食堂用具用于集体福利,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可以的。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
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建筑法》明确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出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不得以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从事任何形式的工程。”
1、概念不同
销售收入是企业通过产品销售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销售收入也称作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2、计算方式不同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总额。销售净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项目。销售净额=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折扣)。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1、首先是规模上的标准:
1)从事生产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或以其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适用50%的标准),年应税销售额大于50万元为一般纳税人;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大于80万元为一般纳税人;
3)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为500万元(不含税销售额),大于500万元为一般纳税人;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提供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含免税、减税销售额。
2、其次是纳税人性质和会计核算程度方面的标准:
1)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号)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第(三)项所称的用于销售,是指受货机构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行为:
一、向购货方开具发票;
二、向购货方收取货款。
而集团内分支机构间移送固定资产的行为,也应参照以上货物移送行为的规定。即受货机构有上述两项情形之一的,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而未发生上述两项情形之一,即将固定资产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并不用于销售,不属于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不应缴纳增值税。
建筑业,是指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修理、装饰,线路、管道、设备、设施的安装以及其他工程经营业务活动。包括工程服务、安装服务、维修服务、装修服务和其他建筑服务。
其他建筑服务,是指上列工程作业之外的各种工程作业服务,如钻井(打井)、拆除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平整土地、园林绿化、疏浚(不包括航道疏浚)、建筑物平移、搭脚手架、爆破、矿山穿孔、表面附着物(包括岩层、土层、沙层等)剥离和清理等工程作业。
1、现在实行实名制办税,带着身份证去公司所在地的国税办税大厅刷一下,可以查询到你目前担任的有税务责任的单位列表。
2、登录公司所在地的国税云办税服务厅里可以查询到的。按照实名办税制的要求,凡是在各纳税人授权从事办税的人员(包括各类经许可从事涉税事项的人员),都可在税务机关官方系统中查询到。而且,每个从事办税业务的人员员,最多兼职不能超过五家纳税人。
3、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