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289人看过2024-01-31
    租赁房屋期间中途退租的处理是:出租人中途退租的,可以与出租人协商解除租赁合同,解除租赁合同造成出租人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要求赔偿。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条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 139人看过2024-01-31

    1、如果双方协商达成统一意见,买卖双亲自房管局交易窗口办理手续包括签署许文件(申请书、身份证证件、撤销协议书、原合同等)程序:主要包括出租人、承租人、地址、原登记备案号、申请解除租赁合同并且申请房屋租赁合同注销登记备案。

    2、单方解除租赁合同的,需提交下列材料:

    ①申请人签字的《注销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申请书》,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或法律资格证明等材料若无发生变更的,经收件人确认,则不再收取,签署时注明即可;

    ②申请人持有的《房屋租赁凭证》原件(凡属2024年3月31日前登记、备案无《房屋租赁凭证》的,提供原《深圳市房屋租赁合同书》);

    ③申请人须提交已解除租赁合同的有效证明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之一:

    a、已送达对方当事人的合法解除房屋租赁合同通知书、相关证明材料和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况说明(原件);

    b、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判(裁)决租赁合同解除或全部无效的生效法律文书(验原件,留复印件);

    3、双方协议解除租赁合同的,需提供下列材料:

    ①租赁双方签字的《注销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申请书》及租赁双方签署的《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原件;

    ②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或法律资格证明等材料若无发生变更的,经收件人确认,则不再收取,签署时注明即可;

    ③双方持有的《房屋租赁凭证》原件。

  • 144人看过2024-01-31

    包括。

    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依法订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双方约定,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
    2、房屋的坐落、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家具和家电等室内设施状况;
    3、租金和押金数额、支付方式;
    4、租赁用途和房屋使用要求;
    5、房屋和室内设施的安全性能;
    6、租赁期限;
    7、房屋维修责任;
    8、物业服务、水、电、燃气等相关费用的缴纳;
    9、争议解决办法和违约责任;
    10、其他约定。
  • 159人看过2024-01-31
    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下会产生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补偿因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 180人看过2024-01-31

    合同条款是不是真的能免责,主要看合同免责条款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不符合的就不能免责。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对于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给予特殊保护的,并且从整体社会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允许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身伤害的责任,那么就无异于纵容当事人利用合同形式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这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是相违背的。在实践当中,这种免责条款一般都是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的。所以本条对于这类免责条款加以禁止。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我国民法典确立免除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同一方当事人财产的条款无效,是因为这种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允许这类条款的存在,就意味着允许一方当事人可能利用这种条款欺骗对方当事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同权益,这是与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完全相违背的。对于本项规定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2)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也就是说,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必须限于财产损失,如果是免除人身伤害的条款不管是当事人是否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只要是免除对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依据本条第一项的规定都应当使之无效。

  • 129人看过2024-01-31

    (1)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当事人在合同中未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

    (2)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在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当事人未以上述方式变更原约定的,或者变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问题的,仍以原合同的约定确定履行地。

    (3)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的,且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

  • 159人看过2024-01-31

    承揽合同是由定作人与承揽人签订的,就定作物的质量、交付时间、定作费用支付等问题进行约定,如果承揽人完成定作物的加工后,定作人不按约定支付定作费用的,定作在人是属于违约的行为,如果双方就违约利息没有约定,可以按以下的情形处理:

    1、如果双方就欠款利息没有约定的,可以协商补充约定,签订补充协议。

    2、如果承揽合同有约定欠款违约金的,按合同的约定支付违约金,而欠款利息是不能再主张的。

    3、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和欠款利息的情况下,双方又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求职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 130人看过2024-01-31
    购房房屋和同违约金的赔偿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137人看过2024-01-31

    抵押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抵押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149人看过2024-01-31
    运输合同中确定货物损失的规定为:合同如果对此有约定,则遵从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签订补充协议确定货物损失计算方法,那么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
    根据2024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法律、行政法规对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和赔偿限额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