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41人看过2024-01-31
    关于提存的条件,我国《民法典》做了基本规定规定。具体而言,提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 269人看过2024-01-31
    签订合同盖合同章和公章都可以,一般优先使用合同章。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145人看过2024-01-31

    存在重大误解合同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继续履行的,可以继续履行。

    2、合同当事人想撤销合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

    3、合同当事人想变更合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合同内容。

  • 122人看过2024-01-31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口头合同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四百六十九条【合同订立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可以认为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双方都认可的口头协议,在法律上认定为有效,但如果一方违约,主张一方的举证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
  • 203人看过2024-01-31

    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加工承揽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加工承揽合同履行地问题的函》中明确指出,加工承揽合同主要是以承揽方按照定作方的特定要求完成加工生产任务为履约内容的,承揽方履约又是以使用自己的设备、技术,人力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加工承揽方所在地应为合同规定义务履行的地点,即合同履行地。

  • 1353人看过2024-01-31

    合同签订后反悔可以协商解除,如果双方同意解除合同就不需要继续履行合同。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应当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可以主张赔偿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132人看过2024-01-31

    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建立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协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平等、合作的原则。

    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应由双方共同商定。在不违反有关保密规定和不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或资料。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在集体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双方代表可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由于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时,集体合同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要求。一方提出变更或修订或解除集体合同时,另一方应给予答复,并在七天内双方进行协商.

  • 189人看过2024-01-31

    定金与押金就履行合同而言,就保证意义来说,有一定的相同性,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1、定金在实践中适用的情况比较多,一般出现在加工承揽,买卖等合同中。

    2、在金额上,押金的金额一般等同或接近于合同标的物,而定金一般相当于标的物的百分之几十;

    3、押金具有代替性,一般是在一方已为另一方递交实质性的标的物,为保证已交付的标的物能返还,要求另一方交付相当金额的保证金,在合同不能履行时,以没收押金作为解决合同的方式,体现保护非交付押金一方的利益。而定金带有一定的违约惩罚性,休现合同双方的利益,其目的性在于督促双方都履行合同。

  • 147人看过2024-01-31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口头合同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四百六十九条【合同订立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可以认为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双方都认可的口头协议,在法律上认定为有效,但如果一方违约,主张一方的举证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
  • 202人看过2024-01-31

    认为订立该条款是根据公平原则定出来的,因为你作为要约人已经确定了承诺期限,作为承诺人他这就有权利在承诺期限里作出承诺或拒绝。如果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还可以撤销,那么这是对承诺人的一种不公平。

    因为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诚实信用原则;在经济交往中,法律也会注重保护交易的顺利发展,而不会阻碍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却又撤销了要约,这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践踏,也不利经济交往的进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