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200人看过2024-01-19

    一、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强行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的条件未满足时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相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分别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和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

    (一)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打算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却没能与劳动者达成一致,则协议解除的条件不存在。如果此时用人单位强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用人单位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在存在如下情况时用人单位可以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1、在使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三)用人单位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和第41条,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时,用人单位才可以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部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5、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6、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7、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如果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不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其行为同样构成《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应当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则用人单位无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嘛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717人看过2024-01-19

    小作坊从事生产加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食品原料应当具有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定期进行食品检验,检验期限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首批生产加工的食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3、生产加工食品,应当如实记录使用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数量,以及成品数量和生产日期等内容,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4、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所销售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销售日期,以及单位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5、出厂销售的食品为预包装食品;
    6、预包装食品包装上有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标签;
    7、不得生产加工食品品种目录以外的食品;
    8、不得委托或者接受委托生产加工食品,不得仅对食品进行分装。

  • 206人看过2024-01-19
    员工刑事拘留后被判刑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合同,不能以被刑事拘留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而刑事拘留只能说明涉嫌犯罪,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此期间,员工所在单位不应解除其劳动合同。
  • 958人看过2024-01-19
    算,只要是与工作相关就算。员工出差,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出差途中,是为完成工作任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象完成其他工作任务一样,具有受单位直接或者间接控制,而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因而应当计算工作时间。
    但是,员工出差途中,虽然在途时间不能自由支配,但期间只是乘坐交通工具,并无实际工作内容,也没有实际提供劳动,对用人单位不属于生产经营,并不能产生生产经营的效益,并且可以照常休息。
    因此,司法实践中,计算工作时间是按照自然日历数以“天”计算,并不简单低适用八小时工时制。在计算加班时,只有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才予以计算。
  • 887人看过2024-01-19
    在兼职问题上,就我国法制来看,通常只有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没有合法不合法的问题。国家对于兼职并没有明确表示可以或不可以。而法律上曾有句俗语: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即可。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而与兼职单位是劳务关系。
    我国现今劳动关系实践上认为,一般情况下员工只能有一个劳动关系,只能在一家单位办录用、拿工资。本职工作外的收入,那叫劳务报酬。
    有了本职工作后,员工择业的权利、工作的权利都得到了保障,与此相比,兼职就不是一项必须保障的权利,只是处于一个额外补充的地位。
    所以,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员工约定不得兼职,或者在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中明确这一规定。需要指出的是,必须有事先的约定或规定,单位才可以禁止员工兼职,否则是没有依据的。
  • 169人看过2024-01-19
    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当然属于单位组织的活动,旅游期间受伤是否属于工伤可以认定,不过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既有认定为工伤的案例,也有不认定为工伤的案例,关键点在于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是否属于工作原因。
    工伤顾名思义为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七种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第十五条规定了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其中,最典型的工伤情形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俗称“三工因素”。
  • 247人看过2024-01-19
    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1、按照协议约定,要求员工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也就是说,当双方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违约金的,公司就可以按照约定,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
    2、依法要求员工赔偿公司实际损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要是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或公司认为违约金过低的,可以要求员工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只是公司提出此项赔偿时,还应该提供证明证实自身损失的金额,否则员工可以不赔偿或适当赔偿部分费用。
  • 138人看过2024-01-19
    1、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2、如果员工不续签,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则不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则单位还要进行经济补偿。
  • 242人看过2024-01-19
    在上班途中被吹折的树枝砸伤死亡,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不属于为工伤也不能视同工伤。上下班途中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属于工伤,显然该问题不属于交通事故,同时也不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造成的伤害。因此不应认定为工伤。
  • 580人看过2024-01-19
    一般员工主动提出辞职是没有补偿的,但是被迫辞职的除外。属于以下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以个人理由辞职的没有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