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人看过2024-01-2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劳动者一直不履行义务比如保密义务、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违约金或者赔偿金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
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及时足额支付工资等义务。则劳动者可能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
136人看过2024-01-20
不可以。合同期满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一般是不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终止,属于劳动关系终结的合法理由之一。但在劳动关系终结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明确终结劳动关系的理由,以此来确定其终结劳动关系的合法性用人单位终结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一定要谨慎终结的理由,且要与法律规定允许的方式、条件进行,否则有被判终结劳动关系违法的风险,而最终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
134人看过2024-01-20
劳动合同不是企业承担用人单位责任与义务的唯一来源。虽未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仍然需要履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
179人看过2024-01-20
变更劳动合同期限需要重新签订合同。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变更的对象,只限于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即依法可以变更的条款,但合同当事人条款及合同期限条款等是不能进行变更的。而劳动合同续签是指原订的劳动合同终止执行后,由于工作需要,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一致,继续签订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续签的定义和特征,延长劳动合同到期时间符合劳动合同续签的相关特征,因此变更劳动合同期限应该算是续签了劳动合同。根据王某首次和单位已签订过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然后又延长了1年的劳动合同期限,完全符合两次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的规定,只要王某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就应当订立。房地产中介公司试图以变更劳动合同期限的方式来规避签订劳动合同的次数,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
347人看过2024-01-20
劳动关系的表现为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关系体现为劳务派遣合同。这这两种合同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合同。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协议。和其他内容合同。劳务派遣合同是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合同的内容是劳务派遣单位向用人单位派遣特定的劳动者等。
第二,劳动合同是在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上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是两个单位之间关于劳务派遣的合同。他们之间没有劳动关系,只有一般合同关系。
第三,劳动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具有从属关系和管理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劳动者必须服从管理。但劳务派遣合同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没有谁属于谁就管理谁。
第四,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直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劳务派遣合同中实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派遣劳动者的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
134人看过2024-01-20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虽然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事实上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
保险代理合同是代理关系,是非保险机构代理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业务,这需要该机构有相应的代理资质,并无劳动关系存在。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358人看过2024-01-20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用人单位拒不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导致员工未办理相关手续而没有领到相应数额的、一定时间内可领取的保险金。用人单位应该对员工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153人看过2024-01-20
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要正确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必须要准确把握“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用人单位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同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知何为录用条件,或无法证明该录用条件就贸然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是用人单位在实践中的典型错误做法。维权意识强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此时公司往往在管理上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
-
196人看过2024-01-20
用人单位少报职工工资,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工伤保险待遇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向工伤职工补足。
工伤保险待遇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基数为职工本人工资,职工本人工资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死亡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计发工伤保险待遇时,本人工资收入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75%的,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75%为计发基数;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为计发基数。
-
246人看过2024-01-20
在单位没有给职工购买工伤保险情况下也能享受工伤待遇,而且没有购买工伤保险并不影响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要出具的结论显示为工伤,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相应的待遇都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的,可能承担罚款等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