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0人看过2024-01-17

    没有。

    1、员工有正当事由可以请假,公司不能制定此类规章制度剥夺员工权利;

    2、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要求其支付违法解除赔偿或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 100人看过2024-01-17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设区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3.由于劳动者的过失,根据《劳动法》第39条所述,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 140人看过2024-01-17

    一、公司搬迁员工不跟过去怎么赔偿?

    公司搬迁员工不跟过去的需要向员工支付一笔经济补偿金。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规定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即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金;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的员工有哪些?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00人看过2024-01-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是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所以以绩效考核为名克扣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投诉用人单位。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般是可以的,但是以下几种人不能注册自己的公司:

    1、国家公务员不能注册公司;

    2、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的三年内或是其他公务员在离职的两年内是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

    3、在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是其他营利性组织进行任职,也是不能注册公司的。

    4、法官、检察官不能注册公司。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从事营利活动的人,不得成为企业投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 200人看过2024-01-17

    公司被收购对员工是有影响的。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因此公司被收购,不影响员工与原公司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在计算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时,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因此公司被收购时,原公司未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或者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在原工作单位的工作年限应当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 100人看过2024-01-17

    1、罚款是否合法,一看公司是否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二看规章制度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没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作出处罚是没有依据的,是违法的。

    2、公司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没有罚款权限。所谓的罚款其实是对工资的扣除,如果公司有明确制度规范,员工违反了公司的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

    3、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实际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4、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罚款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只能由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管理机关或者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行使。

  • 100人看过2024-01-17

    公司“劝退”员工,实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逃避责任的一种形式。劳动者遇到劝退情况时,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两种情况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1、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要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四十八条、八十七条)

    2、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是按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承担竞业限制的年限内,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员工因打架被开除,如果符合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用人单位不需要给予其赔偿。只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才需要给予员工经济赔偿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100人看过2024-01-17

    如果公司被并购后需要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为计算标准,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