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0人看过2024-01-21

    (一)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以变更合同条款。

    (二)但是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依法进行,否则,将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条款的变更通常可分为法定变更和协商变更两种。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试用期内。

    2、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行政法规发生变化,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应作相应变更。

    3、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4、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对其工作岗位予以调整。

    5、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转产转型、技术改造后某些生产岗位消失等。

    6、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后达成新的协议变更原有的约定。

  • 186人看过2024-01-21

    1.并不是只要骨折就能评上伤残,评定伤残要根据实际的伤情情况由鉴定机构来判定。

    2.如果当事人是因工作导致骨折的,向当地的伤残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申请,由该机构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来评定伤残级别。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2)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

  • 210人看过2024-01-21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计算加班费要搞清楚基本工资,计算工资的基数首先要理清两个概念,即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计薪日,分别是20.83天和21.75天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的规定,由于《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新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因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做出调整为: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加班费,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

    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24年2月,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表示节假日加班费需依法纳税。

  • 221人看过2024-01-21

    1.电子厂自动离职不扣工资,但可能涉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2.劳动者自动离职,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3.劳动者自动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相应赔偿。

  • 151人看过2024-01-21
    可以开除,员工使用假病假条请假的单位可以开除,该行为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开除劳动者。我国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15人看过2024-01-21

    加班时薪不低于平时时薪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等等。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 143人看过2024-01-21

    1、工资卡、工资条(需会计财务人员签名)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工资发放为现金可忽略)。

    2、职工花名册。

    3、“工作证”、“工牌”等能够证明职务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企业招聘记录。

    4、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考勤表、出勤卡等)。

    5、其他同事的证言(除非该同事已经离职,否则该条不太有可操作性)。

    6、向单位报销费用的单据。

    7、网购物品邮寄到公司的快递底单。

    8、信用卡账单邮寄地址为单位。

  • 115人看过2024-01-21
    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就不能再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莫名其妙的理由等终止劳动合同,只能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且要支付员工补偿金。公司在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已经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会在“优先留用”之列。
  • 149人看过2024-01-21
    如果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没有提前3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况,劳动者不办离职就直接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该直接离职的员工承担损失。
  • 276人看过2024-01-21

    一是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二是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异议的,例如集体合同的约定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集体合同的双方主体不合法等,集体合同不能即行生效。

    生效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协商代表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