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2人看过2024-01-31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是没有权利扣钱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公司是可以扣钱的,例如公司有证据证明因为员工的原因,给公司造成了明显的经济损失。
  • 125人看过2024-01-31

    员工有辞急工的权利。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已经通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08人看过2024-01-31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程序是:企业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办理交接工作,交接完成办理离职手续。
  • 111人看过2024-01-31

    (一)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

    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算;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

    (三)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最多不超过12个月。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四)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五)经济性裁员的

    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六)用人单位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50%)。

    (七)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

  • 111人看过2024-01-31

    加班,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称为“加班”。

    非包工时方式是用人单位每月依照员工实际加班工时支付加班费的方式,法定极限加班工时36小时/月,其超出部分不计算其内。用人单位采用包工时方式是由于工作量使工作时长可控因素所致,通常员工加班工时不高于法定极限加班工时36小时/月。

  • 212人看过2024-01-31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另外,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23人看过2024-0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只有在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能够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1.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2.在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 115人看过2024-01-31

    试用期的规定有以下内容: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其他。

  • 114人看过2024-01-31

    劳务派遣合同通常没有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468人看过2024-01-31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