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9人看过2024-01-05

    (一)必备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8、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9、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10、工作地点;

    11、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2、社会保险;

    13、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二)可备条款:

    1、法定可备条款:

    (1)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2、约定可备条款,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件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 120人看过2024-01-05

    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购买医疗保险,造成劳动者患病后无法报销医疗费用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112人看过2024-01-05
    正常离职没有补偿金,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原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提出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他。
  • 114人看过2024-01-05

    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职工岗位,如果协商不一致不能变更岗位。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 106人看过2024-01-05
    如果劳动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合同内容不违法、不损害一方利益的,签名日期错误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
  • 111人看过2024-01-05

    企业不及时与职工订立合同的后果是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甚至于直接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4、《实施条例》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113人看过2024-01-05

    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是指针对女职工生理特点和抚育后代的需要,对其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依法加以特殊保护。

    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第一,禁止安排有害女性健康的劳动。

    禁止范围包括:矿山井下、森林采伐、第四级强度的体力劳动作业、建筑业脚手架装卸或电力高空作业、负重作业。

    第二,对女职工四期保护。

    ①经期不得安排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第三级体力劳动;

    ②孕期不得安排第三级体力劳动、有毒或有放射性物质场所作业、高空作业等劳动;

    ③产期享有不少于90天的产假,产前产后假等内容各有规定;

    ④哺乳期不得安排第三级体力劳动、有毒场所作业、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三,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其他措施。

  • 105人看过2024-01-05

    有的员工离职,需要原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那么用人单位有为其出具离职证明的义务。但是,如果员工不辞而别,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旷工处理;对于超过规定的旷工时限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对于离职员工,用人单位应当加强离职程序的管理,即规定离职程序。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出具离职证明;没有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违纪处理。对于离职员工用人单位最忌讳的就是不予处理,即员工不找我,我也不找员工,这样的管理方式是有法律风险的。

  • 113人看过2024-01-05

    1.参加工伤保险,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按参保地标准赔偿;

    2.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标准赔偿。

    根据当前法律规定,农民工自己不能自行选择认定工伤的地点,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同,用人单位很可能因为这种过错而获利。目前在计算工伤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都是以职工本人工资为计算基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因此,如果因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而由事故发生地认定工伤,用人单位支付给工伤职工的赔偿基数是受事故发生地职工平均工资数额限制的。在事故发生地平均工资水平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平均工资水平的情况下,对工伤职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单位因为违法,反而能获利,这是当前法律的窘境。

  • 105人看过2024-01-05

    视劳务协议约定。用人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等,故不存在赔偿金。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

    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民法典》和其它民事法律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