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0人看过2024-01-05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临时工与用人单位是建立了劳动关系的,临时工在工作时间和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 105人看过2024-01-05

    亲爱的***(姓名)同事:

    综合你在任职期间的业绩及出现的问题,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并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公司不得不决定对你的职位及薪资情况做以下调整:

    职位调整为:***职位

    薪资调整为:***元/月(或根据本公司的薪资方案填写)

    望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奋进,提升个人能力,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

    特此通知!

    直接上级:总经理:

    任职人:

    ***部门

    xx年xx月xx日

  • 111人看过2024-01-05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依据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个月支付,不满半年支付半个月,最长支付期限为12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02人看过2024-01-05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103人看过2024-01-05

    保密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劳动者承担保守相关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竞业限制的义务,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约定支付违约金。

  • 111人看过2024-01-05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3、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 109人看过2024-01-05

    依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怀孕后,用人单位不能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 113人看过2024-01-05

    劳动争议能主张1年前的年假。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一年,所以因年假产生劳动争议的,一般只能主张一年前的年假,如果协商年假跨年的,可以主张跨年的年假。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

  • 109人看过2024-01-05

    1、工地上工作误伤工友一般情况下属于工伤都是由公司或者是雇主承担责任。

    2、如果用人单位有帮员工购买参加工伤保险,那么赔付就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

    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保的话,就要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全部工伤赔偿。工伤认定与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无关。

  • 112人看过2024-01-05

    不可以。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解除、法定解除、约定解除三种方式予以解除。

    (一)协商解除。根据劳动契约自由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法定解除。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可以单方面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约定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在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还可以协商变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