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220人看过2024-01-06

      世界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很多企业,就比如华为,小米等,而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就比如华为是狼性文化,以前的诺基亚是家族文化等等,如果说你不认可自己的企业文化,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离开了或者改变自己的想法。

      首先作为一个企业,规模都是比较大的,不是给某一个员工特意开的,你自己一个人不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不能改变这个企业的,因为大家都还是认同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大家都是去军训,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坚持下去,就你自己一个人坚持不下去呢,对吧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咬口牙坚持下去就行了,毕竟你一个人不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你的位置永远不能够改变整个企业,即便你是老总,因为企业里面有着很多人。

      不能因为你自己的看法就去强行改变,企业是一个大家族,得时时刻刻考虑别人的感受,就比如一个家庭里面,你不能因为自己生气就闹得劝架不开心,这是不行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下自己的想法,要学会适应才能更好地生活,就像我们的梦想一样,梦想永远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总是残酷的,我们必须学会适应坚持好自己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中学会生活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呢如果你不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又无法改变自己的想法,就真的只能是离开了,每一个企业文化都是不一样的,说不定你不认同这个企业文化,来到其他的企业,这个文化就非常适合你了,所以呢有时候改变下企业也不是一个坏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要倒闭了员工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

    公司破产员工可以获得下列赔偿:

    1.公司欠劳动者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2.公司欠劳动者的应当划入员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

    3.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补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个人原因给造成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进行赔偿,如果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4、《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00人看过2024-01-06

    1、要处理人性化。要给予违纪员工尤其是一般违纪的员工申辩解释的权利和渠道,鼓励和帮助员工改正错误。让员工拥有自我辩解的权利,在平等平和的对话中,即使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也能减少对立和对簿公堂的几率。

    2、要证据完备化。企业作出解除劳动关系等对员工有重大影响的处理决定,保全和收集证据至为重要。证据的收集要及时,应当第一时间搜集固定证据。照片、录音、录像、记录证言、当事人的事件说明或者检讨书等等,这些都应当在员工违纪行为发生后第一时间搜集固定。

  • 100人看过2024-01-06

      国企职工违法违纪怎么处罚

      国有企业的职工做出违纪违法行为的,要依据违纪违法的情形进行处罚,如果国家企业规章制度有处罚情形的,可以依据规章制度处罚,没有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了,那么可以要求员工按照实际损失数额赔偿,也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赔偿损失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此外,动合同一方违约直接按照合同当中所约定的违约金来处理,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00人看过2024-01-06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06

      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赔偿比例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没有统一标准;若一般过失造成的,则无需赔偿。

      相关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7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部发[1994]489号)第16条规定的精神,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法律法规不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的约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工资额的20%。如果劳动者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这种情况的赔偿条款,则公司有权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来赔偿公司的损失,但不能超出劳动者工资的20%。

  • 100人看过2024-01-06

      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赔偿比例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没有统一标准;若一般过失造成的,则无需赔偿。

      相关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7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部发[1994]489号)第16条规定的精神,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法律法规不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的约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工资额的20%。如果劳动者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这种情况的赔偿条款,则公司有权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来赔偿公司的损失,但不能超出劳动者工资的20%。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