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8人看过2024-01-26

    《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试用期有下列规定: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6)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120人看过2024-01-26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的,要解除劳动合同是要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方法解除。带动合同已到期,双方没有协商延长的应当自动解除。你自动离职可能是劳动合同没有到期,你需要与原来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你最好向原公司查明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如何是原公司工作失误,如忘记了你的劳动合同,你请求解除这是最好的。如果是因你擅自离职,引起劳动纠纷原公司不解除劳动合同,那你只好与原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了。自离了劳动合同没解除,劳动者可以打电话回原来公司,要求原公司为其出具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否则,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申诉。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115人看过2024-01-26

    1、劳务合同纠纷的处理采用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一方可以依法到法院起诉。劳务合同纠纷仲裁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管辖原则。

    2、对于仲裁的结果,劳务合同纠纷双方的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仲裁是由劳动者在合同履行地提出的,起诉是由企业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提出的。

  • 113人看过2024-01-26
    当事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可以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单位与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 457人看过2024-01-26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4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24个月=61224元。

    2.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90%支付至死亡。

    3.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十年计120个月×2551元×90%(一次性残疾退休金)+2551元×15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0个月×2551元×60%(一次性护理人员工资)=497445元。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497445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224元=558669元(伤残赔偿总额)。

  • 159人看过2024-01-26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如果属于劳动者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续签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赔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劳动者离职后可以依法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登记手续,另外需缴纳失业保险金满一年以上。

    2、如果属于用人单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续签的,劳动者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用人单位也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需要依法结清劳动者的合法工资,依法给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 127人看过2024-01-26
    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如下:
    劳动者何时入职,何时离职,由用人单位举证;
    劳动者是否在上班,由用人单位举证;
    劳动关系是否存在,谁主张谁举证;
    主张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变更、解除、终止的一方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是否发放工资及发放金额,由用人单位举证;其他。
  • 117人看过2024-01-26

    劳动合同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单位不得终止合同,而是应当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单位单方面辞退处于孕期的你是违法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你在该单位的工龄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09人看过2024-01-26
    用人单位可以调整怀孕女职工的工作岗位,但必须是基于保护女职工的原则,即如果怀孕女职工不能胜任、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当在减轻劳动量、改善相应的工作条件的基础上为其调整岗位,安排其他劳动。

    但是用人单位不能降低怀孕女职工的工资性收入。即使用人单位调整了女职工的工作岗位,也不能降低女职工的工资性收入。

  • 920人看过2024-01-26
    工厂噪音扰民的,公民可以向当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然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如果投诉无法解决问题的,或者不想投诉的,也可以选择报警处理,警方会对相关人员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