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如何赔偿以及赔偿的方式,主要依据该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具体确定劳动者赔偿额度及比例时,要依据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根据过错的大小、损害的程度,参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劳动者应赔偿的数额。
经济赔偿规定:凡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按下列比例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1)经济损失在50~1000元以下的,直接责任人按100%进行赔偿;
(2)经济损失在1000~2000元及以下的,直接责任人按80%进行赔偿;
(3)经济损失在2000~5000元的,直接责任人按30%进行赔偿;
(4)经济损失超过5000元的,直接责任人按5~20%赔偿。
赔偿处罚操作:
(1)根据规定,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2)当月的20%工资不足赔偿全额时,则分月扣除,直至赔偿金额扣完为止。
(3)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4)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按上述规定执行
员工不听从领导安排,怎么处理?要分情况来处理:如果该员工平时就属于刺头一类,那么领导的处理办法要么是给他调岗要么就是直接辞退;如果该员工平时表现还可以,但是对于某项任务或者工作不听从安排,领导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然后要么说服员工要么调整这项任务。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员工不愿听从领导的安排?职场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对于领导来说,个人的分析能力、领导力和沟通能力是管理的重要课题。但是归根到底就分为二种情况,能力问题,和态度问题。
能力问题
如果这个员工一直以来的表现都不是很好,绩效永远最差,每个任务都无法很好的完成,而长期积累的缺乏自信心,最终导致他不愿意服从领导的安排。他觉得这个任务对于他来说压力太大,挑战太大,而根本没有信心去完成,所以他say NO。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是不是领导本身对他的期望过高导致每次都给予他过高的标准或者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还是他自身的学习能力确实比较弱?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任务调整,给予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培养员工的自信心和技能。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说他已经无法满足岗位的技术标准,那么就只能选择将其降级调岗。毕竟企业不是福利社,对于每个员工来说,需要一个公平公开的工作环境。
态度问题
如果这个员工的能力没有问题,交给他的任务也是在他的技能范围以内,但是他态度有问题,每次都要推三阻四,极其不配合领导的安排。
那么这种情况下,领导需要客观的分析其中原因:
是否是员工有对工作的某方面有意见在搞针对,比如对领导本来有意见,或者对于待遇各方面有意见,然后再搞消极怠工?职场管理不能搞不教而诛,如果是有问题去沟通而还是不能端正态度,那么就只有辞退。
辞退永远是最后的选择,但是也是成本代价最好,也最有效的办法。一个团队如果有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到处煽风点火的人,那可能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如果真的走到要辞退这个员工,为了避免任何劳动纠纷,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包括工作能力,态度,绩效等方面以证明该员工已经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可以,调解是我国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调解不以劳动合同存在为前提。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先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再进行调解。
根据《刑法》第272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挪用资金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1、关于员工罚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随意处罚,只有当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公司是没有罚款的权力的。但公司经常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扣发奖金和工资,这一块法律并没有禁止。法律提倡用人单位不能仅仅为了处罚职工就订立规章制度,而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情况,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等来解决。如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员工工作时出现过错,公司想要处罚员工的,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公司可以发放最低工资。
2、在员工手册、规章制度中明确违纪处罚规定,并经公司员工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