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1人看过2024-01-05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劳动者如果工作不满半年的,用人单位要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05人看过2024-01-05

    认定雇佣关系的依据主要是《民法典》,从下列方面可进行认定:双方有无订立雇佣合同或口头雇佣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为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雇员是否受雇主控制、指挥和监督;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 108人看过2024-01-05

    1、两者内容不同。竞业限制条款要求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保密条款要求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竞业限制义务是保密义务的一个方面。

    2、两者发生效力的期限不同。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保密条款一般只针对合同有效期限内发生法律效力。

    3、两者对是否要支付补偿金方面不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必须同时约定经济补偿的内容。保密义务无须支付经济补偿。

  • 108人看过2024-01-05

    1.在职期间员工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是员工忠实义务的体现,对价是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

    2.劳动者在职期间经营或者从事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的,不受用人单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与否的影响,用人单位追究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应予支持。

    3.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111人看过2024-01-05

    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申报证据清单》。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合同书》复印件,或确立的有效证明;

    2、受伤害职工《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两人以上旁证证明(证人证言);

    5、区工伤申报经办部门在接到申诉人提供的材料后,认真审查,对材料完整、符合申报条件的,开具《受理通知书》,并报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查认定;对不符合工伤受理范围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 105人看过2024-01-05

    疫情期间让员工上班的时间早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时间就是违法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 114人看过2024-01-05

    1.旷工是否违反劳动合同,要依据劳动合同有没有约定旷工而定,如果有约定旷工责任的,就是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的违约行为。

    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107人看过2024-01-05

    1、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最长的期限为一年,如果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劳动者或者其家庭要在一年内申请才有效的。

    2、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3、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107人看过2024-01-05

    没有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 114人看过2024-01-05

    试用期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相互考察的期限,对劳动关系的长期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正基于劳动合同的长期性考虑,法律明确规定三种情况下不可约定试用期,这三种情况分别是:

    1)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合同履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

    3)非全日制用工。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此外,若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