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3人看过2024-01-26
    劳动合同不是必须要盖章的。如果用人单位未在劳动合同上盖章,但在有相关负责人签字的情况下也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晚于一个月。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549人看过2024-01-26
    带薪休假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1、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2、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实行绩效工资制先计算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资,再除以计薪日天数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资。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1210人看过2024-01-26

    1、法律关系不同。劳务中介与劳务派遣最主要的区别是劳务中介机构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务中介机构仅仅是促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在劳务中介活动中,提供介绍劳动工作机会的中介机构本身并不与劳动者之间产生劳动关系,只是起到居间的作用;而在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单位必然是首先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然后将劳动者派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2、对价表现不同。在劳务中介中,除法定或约定无偿外(比如那些劳动行政保障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无偿的劳务中介服务),劳动者和用工单位需分别依约给付居间报酬给劳务中介机构;而在劳务派遣当中,被派遣劳动者自劳务派遣单位处获取工资,同时也在用工单位处取得其他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作为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用工费用给劳务派遣单位。

    3、签署合同不同。在劳务中介中,用工单位与劳务中介机构以及劳动者与劳务中介机构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居间关系,相应签署的劳务中介合同是居间合同。而在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要与用工单位之间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劳务派遣派出方与使用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签署劳动合同,而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则签订用工合同或劳务合同。

  • 793人看过2024-01-26

      办理五险一金:

      (1)社保、公积金开户

      企业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去社保局及公积金中心办理社保、公积金开户。社保开户后会拿到《社保登记证》,公积金开户后会取得单位公积金登记号。

      (2)增减员

      单位每月都必须把企业新增的员工添加进单位的五险一金账户中,并把已经离职的员工从账户中删除。社保、公积金账户为两个独立的账户,增减员工的操作在两个账户中都必须进行。

      (3)确认缴费基数

      单位每月需要为员工申报正确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以确保五险一金的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以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或入职首月工资为准。

      (4)五险一金缴费

      如果企业、银行、社保/公积金管理机构三方签订了银行代缴协议,则五险一金费用将在每月固定时间从企业银行账户中直接扣除。当然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现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险一金管理机构现场缴费。

  • 110人看过2024-01-26
      集体合同的变更,是指在集体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因订立合同所依据的主客观情况发生某些变化,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中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补充。集体合同的解除,是指集体合同在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因订立合同所依据的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不必要,当事人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终止原集体民法典律关系。
  • 120人看过2024-01-26

    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111人看过2024-01-26

    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情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非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依法破产重整;其他。

  • 237人看过2024-01-26
    可以,调整岗位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1、双方协商一致;2、采取书面形式。二者缺一不可,用人单位若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员工有权拒绝。劳动合同应当按原约定继续履行。
  • 160人看过2024-01-2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为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2、具体含义

    (1)第一项包括两类劳动者:一是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二是在诊断期间或者在医学观察期间的疑似职业病病人。

    (2)第二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二是劳动者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疾病。因工负伤是指工伤,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应当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

    (3)第三项规定的医疗期是指职工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医疗期一般在3-24个月。根据职工实际参加工作的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而有所不同。

    (4)第四项是指女职工在三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5)第五项的连续工作满15年与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6)第六项指除《劳动合同法》之外,如有其它法律、行政法规定,在一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也应按照该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6)出现上述任意一种情形,用人单位都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有主观方面的过失时,不受本条限制。

  • 145人看过2024-01-26

    需要协商,不能径直调岗降薪。

    1、在发生调岗调薪时,对员工出具按上述考核制度和程序作出的考评或考核的结果,让员工签收。如果员工工作存在失误,则要求其向公司提交说明或者检讨等书面材料。

    2、用人单位与员工就调岗调薪签订协商一致的协议。

    3、如果员工不肯签,或者对此有异议,则应按照公司内部预先的规定,由公司特定部门或特定人员将情况作成书面记录。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