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4人看过2024-01-05
    劳动合同不变更是不需要赔偿的,如果用人单位非法变更劳动合同的,反而要进行赔偿,劳资双方未协商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
  • 312人看过2024-01-05

    在工地上,中午吃饭后的场地午休而死亡的,应当申请工伤认定。

    1、工作中的中间就餐时间属于属于员工的合理生理需要,应当视为工作时间;

    2、在工地上属于工作地点;

    3、吃饭的短暂休息属于与工作相关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都应当认定为工伤。

  • 110人看过2024-01-05
    不可以。合作关系是没有竞业限制的,只有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才能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根据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110人看过2024-01-05
    企业出现劳动争议时,并不影响企业法人变更,企业作出变更法人的决议后,要在决议30天内办理变更登记。
  • 109人看过2024-01-05
    劳务派遣合同的有效期,一般是二年以上。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约定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 131人看过2024-01-05
    员工不服从分工被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符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可解除合同条件的,没有经济补偿金。

    职工不服从安排,殴打领导,是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按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可以解除合同的,构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二)项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解除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尚不构成解除合同条件的,用人单位解除合同违法,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合同或者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 109人看过2024-01-05
    受害人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受害人的实际误工日期少于休假证明的,应以其实际的误工日期认定;实际误工日期多于休假证明的,一般应当根据休假证明认定。
    受害人确需休养但无休假证明的,可在征求法医或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情处理。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
    固定收入,包括工资、资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但不包括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奖金,以受害人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受害人受害前由于自身原因无奖金收入的,其次奖金不予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或者受害人是承包经营户或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赔偿,可以参照受害人前一年的平均收入或者当地同行业、同工种、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酌定。如依法应向税务机关纳税的,应以税单为据。
    受害人依法从事第二职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当予以赔偿。
  • 112人看过2024-01-05

    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支付相应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隔离治疗期间、医学观察期间以及采取其他紧急措施期间,不计入医疗期。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 111人看过2024-01-05
    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106人看过2024-01-05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派遣中事实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三方当事人。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