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9人看过2024-01-26

    (一)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签订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三)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同时,要注意劳动合同的内容,这是履行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依据。

    (四)既要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又要结合实际。

    (五)合同内容可简可繁。

    (六)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

  • 116人看过2024-01-26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于以下劳动争议: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其他。

  • 150人看过2024-01-26

    工厂搬迁退休返聘没有补偿金。退休以后双方是劳务关系,受民法典调整,一般不能主张经济补偿金。主张经济补偿金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提;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 123人看过2024-01-26

    在试用期员工辞退原则上是不需要补偿的,但是如果是用人单位有过错的就需要对被辞退的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数额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在试用期,那肯定是不到六个月了,经济补偿为半个月工资,最后赔偿金的数额就是一个月的工资。

  • 111人看过2024-01-26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117人看过2024-01-26

    约定试用期要注意的事项如下: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其他。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 113人看过2024-01-26

      休产假期间公司倒闭,从时间概念上推算用人单位应建立生育保险与缴纳生育保险费用,这样,可以向建立生育保险的办事机构直接主张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帖。有社会保险法与计划生育法及司法解释、实施细则作法律支撑。

      如果用人单位未建立生育保险关系,则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关的费用。如果倒闭可以向破产清算组织提出主张,要求从从企业存量资产中支付相关待遇。

  • 1107人看过2024-01-26

    1、法律允许的试用期不同:

    一年期劳动合同,对应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期劳动合同,对应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劳动者达到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条件所需时间,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那些刚就业的职场新人或初次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来说,通常在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 和第四十条 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才具有和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资格。因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同,劳动者达到签无固定期合同所需耗费的时间也将不同。

    3、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成本不同:

    劳动合同期限内,双方通常都应遵守合同的约定。三年期的劳动合同,被提前解除或终止的概率较高,而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解约方往往需要向对方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损失赔偿、违约金等费用,解约成本较高。相对而言,一年期劳动合同,提前解约并支付较高解约成本的几率要低一些。

  • 220人看过2024-01-26

    是有补偿的。

    1.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2.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14条的情况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 116人看过2024-01-26
    (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六)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

    (十一)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十二)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十三)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