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06

    1、罚款是否合法,一看公司是否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二看规章制度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没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作出处罚是没有依据的,是违法的。

    2、公司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没有罚款权限。所谓的罚款其实是对工资的扣除,如果公司有明确制度规范,员工违反了公司的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

    3、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实际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4、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罚款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只能由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管理机关或者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行使。

  • 100人看过2024-01-06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说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必须协商确定,还应向劳动者公示。龙华劳动争议律师认为,如果未经公示一般不能作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依据;

    (2)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不碍违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规章制度要对劳动者产生约束力必须内容合法,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可能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条款一律无效,即便劳动者行为违反了这些条款,用人单位也不得依据这些无效条款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在其规章制度中规定劳动者一旦结婚或生育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而无效,用人单位无权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该条款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3)对劳动者行为的认定,劳动合同约定达不到解除标准,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达到解除条件时,应以劳动合同约定作为判断是否达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标准。

    对此,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要注意的是,劳动者要主张优先适用合同约定,其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应在规章制度颁布后。这说明双方已作了例外约定,以替代原有规章制度的规定。但如果劳动合同签订于规章制度颁布之前时,就不能简单适用劳动合同约定优先。因为用人单位后出台的规章制度从制定程序到规定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一般就对已在职劳动者产生约束力。


  • 100人看过2024-01-06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工作岗位的约定,单位若想调动岗位,必须经过劳动者同意,否则视为违约,可以拿着相关工作证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解决。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4680人看过2024-01-06

    一、国家对于薪酬的法律规定是:企业员工薪酬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企业对于员工的薪酬有管理自主权,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就是合法的;

    二、从企业经营管理提上来说,“无任何书面确认,公司以绩效考核不合格为由降薪”是不妥当的;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无书面确认,说明降薪无明确依据,这回造成员工缺乏安全感,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对员工实施降薪,而不能把原因书面确认并向所有员工宣布,会导致一些“小道消息”传播,对整个员工群体的稳定性都会有不良影响。

    2、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绩效考核结果不好,要与员工确认并共同制定改善措施,并辅导员工改善,而不是在员工不认可的情况下实施负激励,这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三、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一定要与员工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辅导员工改善绩效,以改善绩效为目的,而不能以“降工资”“扣分、扣钱”为目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1、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调岗,只有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对劳动者进行调岗。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3、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用人单位是不能随便调动劳动者的岗位的。因为,劳动合同订立阶段,劳资双方处于一种谈判状态,地位平等,双方协商确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一经确定即对劳资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4、所以,用人单位调动劳动者岗位时,必须应以协商一致为原则。同时,如果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还需具备“充分的合理性”。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不能。

    一、公司无故调岗降薪合法吗

    1、用人单位调岗降薪不合法。

    2、调岗调薪属于擅自变更劳动合同。

    3、变更劳动合同必须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没有协商一致就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

    4、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公司调岗降薪怎么办

    1、建议直接去当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千万不要在公司相关离职文件上签字,否则视为本人提出离职就拿不到经济补偿金了。

    2、按目前描述情况,属于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并试图变更工资报酬,可直接按《劳动合同法》四十条申请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单位支付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及按工作年限(6年)支付6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实际上,在有明确的岗位和薪酬对应标准的,当公司发现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就可以对其进行调岗,并能根据岗位的工资标准进行适当降薪。

    按照我国法律上的规定,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合法地单方调整:

    1、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

    2、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

    3、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4、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但是降职降薪调整岗位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就不合法。这属于重大劳动合同的变更。变更劳动合同主要条款须签订变更合同,明确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薪酬、工作地点等。

    值得注意地是,对于劳动者违反公司制度并造成损失的,公司也不能当然调岗降薪。

    在双方当初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公司规章制度中没有就此的相关规定,且又未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公司就不可以对员工进行调岗降薪处理,但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或公司规章制度等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而要是劳动合同或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有相关的规定,那么此情况下,公司可以对员工进行调岗降薪处理。

    因此,大部分的降薪调岗的规定都是由劳动合同明确的,所以,,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千万要注意里面的条款,一旦签上自己的姓名,就要按规定遵守。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降薪,想要拿到离职补偿,必须现要确定公司降薪行为的合法性,只有在降薪行为不合法的情况下,员工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因公司克扣工资离职要求经济补偿金。通常的维权手段是申请劳动仲裁。
  • 100人看过2024-01-06

    注册公司并没有限制假释的相关规定,所以可以注册。正常来讲不是经济犯罪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建议咨询当地工商局,以工商局的答复为准。同时,我国法律规定,刑满释放、假释或缓刑考验期满和解除劳教人员,自刑满释放、考验期满或解除劳教之日起未满三年的人员不得担任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审批条件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刑满释放、假释或缓刑考验期满和解除劳教人员,自刑满释放、考验期满或解除劳教之日起未满三年的人员不得担任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 120人看过2024-01-06

    一、当然。降职属于职位岗位调整,必须征得员工同意,员工可以要求公司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理由是不胜任工作,公司必须有员工不胜任工作的证据和记录,如果严重违纪,必须说明违法的纪律是哪一条,该纪律或者制度的形成和公示是否合法。员工如果不同意,可以以无故降职为理由离职,索要赔偿。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