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9人看过2024-01-07

    1、违约金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己约定,赔偿金不需要约定,适用法定条件。

    违约金是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只要合同中写进了违约金条款,那么一方当事人违约后就要按照合同中该条款的约定给付违约金。而赔偿金的给付是按照实际造成的程度来进行的,法官按照双方举证证明的具体损失来判定赔偿的多少,无论合同中有无相应的条款。

    2、适用时需要看是否造成实际损失。

    由于支付违约金的条件是违约方有违约的事实,而不论对方是否存在损失,因而使违约金在功能上具有了惩罚的性质。当然,当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者低于违约金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或者增加,但此使用时比较严格的。而支付赔偿金的前提条件不仅是劳动者有违约的事实,更重要的判断依据是要有实际损失,赔偿金通常具有补偿的性质。

  • 105人看过2024-01-07
    1、旷工不得克扣员工工资,旷工只能按事假扣工资,也就是说旷工当天没有工资,不能旷一天罚三天什么的,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2、旷工行为在很多单位属于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可能会被开除,但单位不能扣押员工已上过班的工资。

    3、聪明的单位会用其他方式,如规章制度规定做行政处罚,而不是直接克扣工资,直接扣工资是违法的!

    4、先跟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去投诉立案处理。

  • 111人看过2024-01-07
    用人单位给空白劳动合同给员工签是属于违法的行为,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可视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 108人看过2024-01-07
    律师费一般是聘请方自行承担,败诉方不承担对方主张权益而支付的律师代理费。但在案件中,明确规定由败诉方承担胜诉方合理的律师费:法律援助案件;著作权侵权案件;商标权侵权案件;专利侵权案件等。
  • 104人看过2024-01-07
    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计算,通常都是工作满12个月的话工龄为一年。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一律计算为工作年限。
  • 107人看过2024-01-07
    试用期不签合同劳动者吃亏。许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占据主动,防止被套牢,往往同试用期内的员工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只签订一纸试用期合同,实际上这种做法适得其反。

    因为即使企业同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那么这种情况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就仍受法律保护。而企业要想终止这种事实劳动关系,就必须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应依法补偿;

    法律还规定,只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显然,试用期内不签劳动合同或只签试用期合同,企业本来是想防止被套牢,实际上恰好被套牢,因此,此种做法不可取。正确做法应是同新进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包含试用期的内容。

    此外,许多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所以企业不需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其实不然。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虽未最终确定,但确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试用期也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 110人看过2024-01-07
    怀孕了不可以调岗降薪。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 101人看过2024-01-07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104人看过2024-01-07

    可以的。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互相了解和磨合的一段期间,劳动者刚进入公司,还需要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工作岗位和职责,因此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106人看过2024-01-07
    没有规定年休假,但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一般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享受五天的带薪年假;工作10到20年的,享受10天的年休假;满20年的,享受15天的带薪年假。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另算。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