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5人看过2024-01-07
    仲裁劳动争议支持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 102人看过2024-01-07

    休产假还能休年假。

    法定年休假,指给符合休年假条件的职工每年一定天数的带薪假期。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法定的带薪年休假。

  • 104人看过2024-01-07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三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103人看过2024-01-07

    竞业限制补偿金离职后不是必须一次性支付,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约定按月支付,看双方约定。但如果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109人看过2024-01-07

    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公司经济性裁员时不得裁减从事哪些职业的人员,只规定了在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或者是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第二款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104人看过2024-01-07
    带薪休假是工资福利,也是法律所规定的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 124人看过2024-01-07
    劳务合同属于《民法典》管辖。劳务合同不是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
  • 106人看过2024-01-07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105人看过2024-01-07

    (一)晚婚

    国家对晚婚假的规定,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1、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2、初婚年龄的计算方法,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婚年龄=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本人的出生日期。

    (二)晚育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

    1、晚育的定义。女年满24周岁的初育为晚育。

    2、初育年龄的计算方法,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育年龄=孩子出生的日期-母亲出生的日期。


  • 107人看过2024-01-07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