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5人看过2024-01-07

    直接按照公司的要求申请离职,如果公司不肯按照法律规定提前一个月辞职。

    只要员工付出了劳动,那么员工就有享受劳动报酬的权利。员工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就可以了,到期直接办理离职手续,并且要求单位结清工资即可。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 105人看过2024-01-07

    合同到期自动顺延条款满足以下条件的,具有法律效力:

    1、意思表示真实;

    2、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继续用工的,双方之间仍然具备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104人看过2024-01-07
    不是,我国法律并没有对签保密协议是否需要支付劳动者保密费的做规定,因此签保密协议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费可以在保密协议中自行约定。法律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所以签保密协议后用人单位可以支付保密费也可以不支付保密费,需要视情况而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 105人看过2024-01-07

    需要。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后果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02人看过2024-01-07

    职工的法律责任有:

    1.职工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者竞业限制约定的,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损失的,向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 103人看过2024-01-07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一般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此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102人看过2024-01-07

    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天辞职,超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天递交书面辞职信。职工如果不提前递交辞职信就离职,企业可以认定其是擅自离职,只能按旷工处理,扣除旷工工资。但是劳动者不需支付赔偿金。“第二十二条到第二十五条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规定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104人看过2024-01-07

    1、员工多次旷工,并经常早退迟到的,属于严重违法规章制度的行为,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者与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的,可以予以辞退,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经员工大会讨论或者通告员工的,员工应当遵守。旷工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如果经单位警告仍不改正的,可以予以辞退。这种情况下,属于员工自身过错造成的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 109人看过2024-01-07
    集体劳动合同不能代表劳动合同是个人合同的补充。集体劳动合同主要是大的内容和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的单个的具体合同内容不同,重点不同。集体合同更多的是在组织和集体的范围内规定公司的责任。因此,集体合同不能代替个人劳动合同。只有集体合同不签个人合同照样违法。当没有约定个人劳动合同或约定不明的时候参照集体劳动合同。还有,当个人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享受的工资待遇等比集体合同低时,以集体劳动合同为准。
  • 104人看过2024-01-07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服务期的期限没有作出规定,所以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五年服务期的,是合理也合法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