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3人看过2024-01-07

    1、如果续签的合同与之前的合同待遇相当或者有所提高,劳动者拒绝签署的,公司不需要给经济补偿。

    2、如果续签的合同较之前的合同待遇有所下降,劳动者拒绝签署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 101人看过2024-01-07

    1、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2、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其中,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3、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起至满1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补偿,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4、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 105人看过2024-01-07
    试用期期间老板不签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02人看过2024-01-07
    一般是先办离职手续,再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关系以后才产生的,所以应当先办理离职,办理离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 105人看过2024-01-07

    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

    1、入职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权利义务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2、在公司规章允许情况下,尽量保留能证明提供劳动的材料原件。

    在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类似加盖公司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申办贷款、信用卡的工资证明、暂住证以及单位评定员工等级的证明等,都可能被作为确认劳动关系的依据,所以劳动者应尽量保存这些资料原件;

    3、向申请法院向有关单位、部门调查取证的证据。

    为保护劳动者的诉讼权益,法律赋予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利。

  • 104人看过2024-01-07
    人保理赔一般要四十天到账,因为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 102人看过2024-01-07
    企业未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但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
  • 111人看过2024-01-07

    1、用人单位发出录用通知书后又单方反悔,致使劳动者权利受损的现象并非少见,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录用通知书没有法律约束力,反悔也不会有法律责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2、录用通知书在签发后,虽然此时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如果用人单位单方面反悔,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那么用人单位应该对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公司的确无权擅自撤销录用通知书。

    4、公司发出的录用通知书,因具备希望和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性质,明显符合要约的法律特征。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 184人看过2024-01-07
    自己开店工作单位可以填写个体经营工商户,或者填写个体户。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者家庭。
  • 107人看过2024-01-07
    劳动合同中需要填写工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其他。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