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4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中对工资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协商;有集体合同的按集体合同标准;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300人看过2024-01-08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员工不服从管理,用人单位单位可以先予以警告,如果屡次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构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可以合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并告知劳动者。
  • 100人看过2024-01-08

    在以下不同情形,企业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对职工的不同违规行为采取不同经济处罚措施:

    1、员工自身过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企业可扣除员工工资以赔偿损失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根据该规定,律师建议,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明确企业经济损失数额标准,即达到多少数额企业可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律师提醒,企业每月扣除员工工资部分不得超过工资的20%,扣除总额则可超过20%,与损失数额相当。

    2、员工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可降低其工资待遇。

    除企业可通过扣除工资方式对员工过错造成经济损失进行处罚外,《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处分并降低其工资待遇的,降低后的工资不得低于上海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该规定,企业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但是企业可根据内部实行的规章制度降低员工的工资待遇。律师建议,企业可在《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中明确员工违纪的具体行为,如几次旷工、迟到或因过失造成企业损失达多少数额等即视为违反企业劳动纪律;此外还须明确降低工资的数额,如员工违纪不同程度业相应将减少多少绩效奖金数额。

  • 107人看过2024-01-08

      一、与单位协商解除合同


      如果与单位有协商的可能性,尽量去协商解决。一般情况下,如果员工无意在公司做下去的话,那么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留下这个员工其实也是有害无益的。


      二、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三十天后正式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


      此解除权又称为预告解除权。这种解除权不需要单位的同意,只要员工提前三十天通知了单位,不管单位是否同意,到期后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都已经解除。


  • 100人看过2024-01-08

    员工擅自离职,而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依然存续。

    对员工来说:实际付出劳动的工资待遇、离职证明等拿不到。

    对企业来说:若员工在外发生人生意外伤害,尤其是死亡的,单位有涉及赔偿责任的风险。

    1、单位以书面的形式送达通知书

    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是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

    2、员工擅自离职达到辞退标准的

    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

    通知书的送达,用人单位应采取挂号信或EMS形式,将通知书送达至员工信息登记的住址、身份证地址,或者经济联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执。送达日期,以签收日期为标准。若员工不签收,或邮寄信被退回,用人单位应当完好保留邮寄信,如有争议发生,至开庭时方才当仲裁员的面打开邮寄信,以证明用人单位履行了通知义务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必要时,用人单位可以在报纸上登声明,自通告之日起满30天视为送达。

  • 620人看过2024-01-08
    员工未经批准擅自离职处理具体视情况而定。如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可以离职,如不存在违法行为的,需要提前三十日进行报备。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106人看过2024-01-08

    可以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且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这里的“用工”指的是用人单位实际开始使用劳动者的劳动力,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监督、管理下提供劳动。

    而通常所说的“用工之日”也就是我们在用人单位开始上班的那一天。注意,有一个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例外,就是在非全日制用工情况下(如保洁小时工、家政清洁工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仅订立口头协议,而无需签订劳动合同。

  • 105人看过2024-01-08
    只要产生劳动关系,用工关系,即使是临时工都该签合同,这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的。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160人看过2024-01-08
    员工未经批准擅自离职处理具体视情况而定。如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可以离职,如不存在违法行为的,需要提前三十日进行报备。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100人看过2024-01-08

    因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必支付补偿金。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达到”严重“程度,且规章制度要经过员工讨论并明示的才有效,否则用人单位还是要支付补偿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