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人看过2024-01-10
在支付工资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
第二,企业应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也可以由劳动者授权的亲属代为领取,但应当有委托证明。
第三,企业应及时支付工资。
企业必须在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并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工资。如果工资按年结算,则应按月预付,到期结算。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企业应按照约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期支付工资。工资如果按月支付,必须确定支付日期。如遇法定假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对实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预付工资,年终或考核期满时结算。
-
166人看过2024-01-10
1、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在入职当天立即签订劳动合同才可上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当即不予录用。
2、对于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制定劳动合同签收名册,让员工签名签收。
3、对于一些员工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企业又比较需求此类员工的。可按以下处理:
(1)尽量说明签订劳动合同是对其本人有保障,及可以缩短劳动合同的期限,令其先签订合同,再尽快招聘替代的人员;
(2)如员工一定不肯签订劳动合同,那用人企业就必须要求员工签订《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声明书》,并证明不签劳动合同是员工自已的意愿,同时放弃双倍工资的赔款及签订无固定劳动合同的权利,并承担因此造成的法律责任。
(3)在企业公布栏,发布公告书证明企业已通知了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个人要求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告。
(4)同时要求工会出具相关的证明书证明劳动者个人要求不签订劳动合同。
4、对于连《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声明书》都不愿意签的员工,企业必须立即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以免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劳动用工风险。
-
144人看过2024-01-1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并且不能继续履行的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二倍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451人看过2024-01-10
1、根据相关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拖欠超过一个月的周期便属于违法了。
2、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357人看过2024-01-10
1、个人能为公司债务提供担保。
2、但是个人必须年满十八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年满十六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还需要具有相应的担保能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机关法人不得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
-
359人看过2024-01-10
1、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是指经过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但不称公司也不按相关法律组建的经济组织。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有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等。出资方式有拨款、投资、联营等。
2、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3、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
141人看过2024-01-10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
168人看过2024-01-10
1、用人单位破产后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时需要支付拖欠的工资。
2、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3、用人单位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
179人看过2024-01-10
无论劳动者是在应聘时.还是在正式入职后,用人单位存在扣留劳动者证件.向劳动者收取担保费用、入职押金或以每月扣押一定比例工资或奖金的形式收取预付违约金等行为的,均违背劳动给付不得强制的原则。对于扣押劳动者证件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限期退还本人:对于向劳动者收取押金、预收违约金等财物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退还,并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或被扣押物品损坏、遗失的,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
203人看过2024-01-1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公司并购时,虽然用人单位的名称会发生变更,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等发生变化,但是员工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只是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将在新的用人单位履行。
原则上当公司并购时,所有的员工将被新的用人单位一并接受,原工资和福利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