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4人看过2024-01-27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的标准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71人看过2024-01-27

    公司倒闭员工被辞退的赔偿是:

    1、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员工可以拿到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六个月以上不到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员工可以拿到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不满六个月的,员工可以拿到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40人看过2024-01-27

    关于提成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范畴。提成是工资的一部分,因提成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其他。

  • 149人看过2024-01-27

    1、劳动关系证明

    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的证据,如营业执照、身份证等;

    (2)劳动合同;

    (3)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资条、记录工资发放的存折等);

    (4)社保缴费记录清单(在社保局打印);

    (5)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厂牌、工卡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6)入职表、招工表等招用记录;

    (7)考勤记录;

    (8)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9)用人单位出具或者签章的劳动者获奖证明、离职证明、收入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10)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据。

    2、辞退证明或者不让劳动者上班的录音等证据。

    3、工资单或者工资银行明细。

    4、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5、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去工商局可以打印的。

    6、仲裁申请书(自己去劳动仲裁那边拿表格填写)。

  • 113人看过2024-01-27
    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244人看过2024-01-27

    产假的一般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各省有相应的奖励假,有的省份奖励假是80天,具体天数请参考所在地政府的相关规定。

  • 117人看过2024-01-27

    企业的聘任书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劳动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其内容由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而达成的,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必须由双方签字或盖章后方能生效。

    2.聘任书是由企业单方作出的文书,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由企业颁发的文件,其内容非常简单,不涉及双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聘任书上只有企业一方的签章,沒有被聘用者的签字。

    3.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企业不能因为颁发了聘任书而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 128人看过2024-01-27
    规定男方陪产假一般是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也有长达30天的陪产假。各地的规定会有所不同。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制度各单位也都不尽相同,奖金福利不变。还有部分地区可将男性的陪产假转到女方的产假中去,由女性代替男性休假。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由于陪产假是法定的,所以,男士休陪产假,用人单位同样需要向职工支付工资。
  • 119人看过2024-01-27

    1、用人单位可以自定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但必须比法律的规定更高。

    工资,包括加班工资的法律规定,属于劳动规范的基准法规定。简单的说,基准法就是“底线”,高不限、低不许。150%、200%、300%,这三个延长工时的工资支付标准,是国家制订的最低支付标准。

    2、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以安排补休代替加班工资。

    法定节假日休假是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3、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安排了补休可以不再支付加班工资。

    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应首先安排补休,不能补休时,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补休时间应等同于加班时间。

    所以,“黄金周”前三天加班一定要“补钱”,后四天可以“补休”。虽然我们把十月一日至七日的这七天,通称为“黄金周”,但这七天却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所谓休息日简单地说就是双休日,它是常规的休息时间。而休假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节假日。在我国就是,“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和春节。两者性质不同,支付的工资标准也就不同了。

  • 239人看过2024-01-27

    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