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在单位集体宿舍中受伤,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因为已经脱离了工作场所,且一般与工作原因无关。但如果具有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内,由于工作原因受伤等情形的,能认定为工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可按下列标准来计算劳动者的加班工资:
在工作日按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标准来计算;
在休息日按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标准来计算;
在法定节假日按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标准来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员工离职后还能申请工伤。如果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时间为员工提出申请的,则员工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1年内自行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员工本人不予续签;另一种为员工有续签意愿,单位不予续签:
1.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员工本人不予续签,那么员工和单位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办理离职手续。
合同到期,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员工本人不予续签,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予续签,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单位给职工缴纳公积金
1、老单位应当到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经由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审核通过之后,为本单位职工在受委托的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每个职工有且只能有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建立好职工住房公积金明细账,登记及保存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等情况
2、新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的审核文件,为本单位职工在受委托的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
3、合并、分立、撤销或者已经破产的单位,应当自发生上述情况之日起一个月之内由原单位或者清算组织到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者注销登记手续,并从办妥变更登记手续或者注销登记手续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的审核文件
4、住房公积金一般是根据你的工资按一定比例来扣除的,一般情况下是上一年全年的岗位工资总额乘以一个比例(经营性公司是百分之零点八,一般政府机构之类的的要高百分之一)得到的这个数就是职工每个月的工资条公积金那一栏显示的数,但是其实职工实得的公积金是这个数值得两倍,公司会替职工交付一半的公积金。
5、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6、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用人单位需要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单位自用工之日起的三十日内就需要给员工缴纳社保,而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1、有关职工受到事故伤害,如果符合下列情形的,能认定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伤的;外出工作期间,因工受伤或发生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或者上下班途中,受到本人不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等。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申请工伤认定,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劳动者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时,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在职的职工死亡后家属可以领取的有:
第一,丧葬补助费,该费用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
第二,抚养费,该费用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
第三,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还可继承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的余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百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度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回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答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入职30天之内必须缴纳社保,关于为新员工办理社保,新《社会保险法》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用工之日一般是入职日,所谓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即进行社保缴纳申报,那么企业最晚应在员工入职30日内为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比如员工5号入职,那么在入职后的下个月5号之前,必须办理社保申报,以所在地区来说,每月17日为申报截止日,在此之前未申报只能等下一个月17日再申报,申报成功则从下月开始缴纳,本月工资即开始代扣个人部分。所以,员工享受社保的时间受当地社保机构每月办理结账的时间影响
虽然法律规定了入职30日内为员工申报社保是合法的,按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申报、缴纳社保更显得人性化,即:上旬入职当月申报、下月享受;下旬入职,入职后第二个月申报、第三个月享受,并补缴第二个月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