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1人看过2024-01-12

    用工单位可按过失性辞退和无过失性辞退(情势变更情形以外的其他两种情形)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109人看过2024-01-12

    职工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性质而实行不同的制度,企业中的工人由于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一般在事假期间不发工资;企业中的行政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请事假每个季度在两个工作日以内的,照发工资,超过两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天数不发工资。

  • 110人看过2024-01-12

      发生工伤事故,下列费用要由职工本人承担:

      1、超出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发生的费用;

      2、未经批准转诊转院治疗,脱离危险后未及时转回统筹地区协议医疗机构的治疗费用;

      3、未经批准的工伤康复治疗费用;

      4、未经批准在非协议医疗机构治疗工伤的费用。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109人看过2024-01-12

      试用期内受伤当然是算工伤。试用期受了伤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确定是否构成工伤,但不能因为还在试用期就断定一定不能认定工伤,虽然目前还并不算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但是试用期与公司也必须签订劳动协议的,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但是只要是在公司工作,就产生了劳动关系,在此期间工伤,公司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行赔偿。

  • 107人看过2024-01-12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公司可以解聘,但是公司不能因为劳动者拒签就不履行签劳动合同的这个程序,如果员工和公司已经建立了实际的劳动关系,公司解聘员工的,要支付劳动者自劳动关系开始后一个月起至解聘时止的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109人看过2024-01-12
    员工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走人吗
  • 103人看过2024-01-12
    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不一定算工伤。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112人看过2024-01-12
    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能获得赔偿金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情况:

    (1)第一类:劳动者因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合同或违法行为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例如:未按照合同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支付报酬及社会保险等

    (2)第二类: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例如:公司重整、技术变革需裁员、劳动者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 106人看过2024-01-12
    用人单位社保年审需要提供以下资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地方税务登记证》原件核对、《社会保险登记证》、在职职工工资表、报统计部门的工资总额季报表或其他反映参保单位财务状况的报表。
  • 106人看过2024-01-12

    公司的股东撤出来方式有以下几点:

    1、转让本人股权;

    2、对公司决议提出异议,请求公司回购股权;

    3、公司解散后退出。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