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30人看过2024-01-16

    1、依据当事人是否有约定违约金,分为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

    约定赔偿包括两种情形:当事人在合同约定赔偿的条款,另一种是合同没有约定,但合同成立后达成赔偿的协议。

    2、约定赔偿

    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产生的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向对方支付一定的金钱。

    由于损失的范围在合同订立时难以确定,因此,当事人在合同中只能约定赔偿的计算办法,而不宜约定一个固定的赔偿数额。

    赔偿可以用金钱货币形式确定,也可以用非金钱方式确定。

    2、法定赔偿

    指在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按照法律规定的办法计算赔偿额进行赔偿。

    这里所说的法律,既包括民法典,也包括有关合同违约赔偿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法定赔偿方法一般是在当事人没有事先约定赔偿或者违约金的情况下运用。

    在法定情况下,法律不仅规定了违约赔偿的条件、范围,也规定了赔偿的计算办法等。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在当事人没有约定赔偿的情况下,有些法律还规定了赔偿限额,主要是对运输合同中承运人规定了最高赔偿限额。

    对超过这一限额的,违约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293人看过2024-01-16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解决。按照本法,房屋装修合同纠纷作如下处理: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消费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一般情况下如果提请了仲裁,便不得再向法院提出诉讼。

    (二)依据《民法典》以及其他法律解决

    1、当事人自行协商;

    2、主管部门行政调解;

    3、仲裁解决;

    4、诉讼解决。

  • 146人看过2024-01-16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根据债务的性质不得强制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其负担由第三人替代履行的费用。

    替代履行并没有突破合同的相对性,最终的负担还是由债务人承受。

  • 141人看过2024-01-16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违约的责任主体是合同违约方,也就是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但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根据债务的性质不得强制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其负担由第三人替代履行的费用。

  • 120人看过2024-01-16

    1、履行不能。履行不能即当事人想履行,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履行。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主观履行不能和客观履行不能、自始不能和事后不能、全部不能和部分不能、一时不能和永久不能。应注意的是,如果履行同时符合自始不能、客观不能、永久不能和全部不能,此时合同是无效的,而不是违约的问题。

    2、拒绝履行。拒绝履行即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后,一方当事人能够履行而明确表示不予履行。

    3、迟延履行。迟延履行即合同履行期届满,债务人能够履行而未履行,也没有明确表明将不予履行。

    4、不完全履行。不完全履行即已经履行但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的约定。

    (1)瑕疵履行(交付的标的物不合格)

    (2)加害履行(交付的标的物不但不符合合同约定,还给对方造成其他损失。)加害履行既是违约又是侵权,构成违约与侵权的竞合。

  • 112人看过2024-01-16

    产生违约行为之后就需要支付违约赔偿金,具体的支付期限由双方当事人协商。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 120人看过2024-01-16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中一种重要的形式,违约责任不同于无效合同的后果,违约责任的成立以有效的合同存在为前提的。

  • 117人看过2024-01-16

    明示预期违约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一方明确肯定地向对方作出毁约的表示。也就是说一方表示的毁约意图是十分明确的,不附有任何条件,如明确表示其不愿意付款或交货义务。只要一方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在履行期到来之前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就构成明示毁约。

    第二,将不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由于一方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之后,将不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如买卖合同中的付款或交货义务,从而使另一方订约目的不能实现,或严重损害另一方的期待利益,因此,明示毁约人应负违约责任。如果行为人只是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的次要义务,则不构成明示毁约。

    第三,不履行合同义务无正当理由。在实践中,一方提出不履行合同义务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或借口,如果这些理由能够成为法律上的正当理由则不构成明示毁约。

  • 131人看过2024-01-16

    惩罚性赔偿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与传统的补偿性赔偿既有一致的地方,如因果关系、损害事实等,也有一定的差异,即它要求有违法行为。

    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主观故意,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119人看过2024-01-16

    特殊情况下可以。违约责任的免除一般运用不可抗力的免责条款以及合同所约定的条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

    1、不可抗力

    (1)构成不可抗力事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即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克服性等。

    (2)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如果当事人不采取必要措施,则对此负有相应的责任。

    (3)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部分履行或延期履行的情况和理由,使对方及早采取补救措施。如未及时通报情况和理由,由此而加重对方损失的,加重部分不在免责范围之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不可抗力必须在合同履行期限内发生,才可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如果是在延期履行合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违约责任。如果是在定作人迟延接受或无故拒收期间发生的,定作人应当承担责任,并赔偿承揽人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5)不可抗力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取得有关证明,证明不可抗力及其影响当事人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而且证明应采取书面形式,并将证明送交对方以后,才能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并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

    (6)不可抗力发生后,当事人不得以不可抗力为借口,任意扩大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以避免或减轻自己的违约责任。

    2、合同约定的负责条款

    合同约定的负责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在某种情况下,即使出现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亦不承担违约责任。在约定负责条款时,需注意不得显失公平,否则约定的负责条款无效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