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9人看过2024-01-18

    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的规定是,需具备下列条件,合同才有效,即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依法办理了批准登记等手续。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126人看过2024-01-18
    ---(债务人名称):

    债务人---已于-年-月-日按照----(债务依据)将应付给你的--

    --(债务标的及数量、金额)提存我处,请你于-年-月-日之前,持本通知书、

    身份证明(包括身证份、委托代领持委托书)、债权凭证及---(其他所需材

    料应一一列明),到我处领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县)公证外

    日期

  • 139人看过2024-01-18
    提存的意义如下:
    1、自提存有效成立时起,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消灭。有效的提存,即视为债务人履行了债务;
    2、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3、债权人享有随时领取提存物的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有法定的除斥期间。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4、对债权人领受权的限制:
    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时效为不变期间)不行使则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 129人看过2024-01-18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4、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149人看过2024-01-18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的公司发出收购的公告,待被收购上市公司确认后,方可实行收购行为。这是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
  • 127人看过2024-01-1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
    (2)无权代理人签定的合同。
    (3)无处分权人签定的合同。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189人看过2024-01-18

    合同签字之后一般情况下会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合同签字之后还应当办理相应手续。

  • 176人看过2024-01-18
    1、没签劳动合同,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离职,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申请劳动仲裁程序: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

  • 480人看过2024-01-18
    有效,签字与按手印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153人看过2024-01-18

    无效。

    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口头协议是不能作为劳动合同的,所以合约无效。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