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人看过2024-01-21
甲方违反合同约定属于违约,是违反民法典的行为,乙方可以就甲方违约的行为提起诉讼,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无论是哪方当事人,只要违反了双方事先签订的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都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又或者直接赔偿其损失,合同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若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可以依据实际的损失进行赔偿。
-
145人看过2024-01-21
1.明确约定委托事务,委托合同之报酬。委托合同如果是有偿的,应在合同中对于报酬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确的约定。
2.在委托合同中,应对期限进行明确的约定,受托人应按约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委托事务。
3.受托人损害赔偿,委托合同若是有偿的,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但是受托人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4.委托合同之报酬.委托合同如果是有偿的,应在合同中对于报酬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确的约定。
-
243人看过2024-01-21
即使出现了违约行为,合同也不是自然终止的。合同是在双方行使协议解除权,或者一方行使了法定解除权之后,才会正式解除,也才会正式终止。换句话说,协议一方违约之后,合同不一定会终止,只有正式解除合同之后,合同的权利义务才会终止。但是,不论是否终止,守约方都能请求违约方继续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解除合同之后,违约方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我国,合同的解除,包括了协议解除以及法定解除。协议解除主要是指,双方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共同决定解除合同。法定解除主要是指,出现了法定的情形,法律赋予其中一方或者双方解除合同的权利。因此,协议一方违约的时候,如果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下去的,守约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
157人看过2024-01-21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签订店铺转让合同后,一方出现合同违约的情形时,合同有约定违约责任的,按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当事人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
148人看过2024-01-21
1、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
继续履行合同是《民法典》规定的违约责任,是违约方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同样也是非违约方享有的法定权利。
2、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
在我们接触到的案件中,许多当事人根本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违约责任条款,或者虽然有约定,但是这种约定不明确,不具有可操作性。 3、定金责任。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4、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
135人看过2024-01-21
1、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2、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3、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并支付利息。
4、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人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因情况紧急,难以和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受托人应当妥善处理委托事务,但是事后应当将该情况及时报告委托人。
-
162人看过2024-01-21
1、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
-
141人看过2024-01-21
合同的权利义务均可以依法转让。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2、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
135人看过2024-01-21
权利:
1、保管期届满,领取保管物。
2、无保管期限的保管物,寄存人(委托人)可以随时领取保管物。该条还规定“当事人对保管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管人可以随时要求寄存人领取保管物。”
3、索赔权。
义务:
1.按合同约定支付保管费。
2.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
3.向保管人说明保管物的瑕疵。
4.必要的声明和告知义务。
-
151人看过2024-01-21
1、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