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人看过2024-01-25
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方式之一的除外:
1、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2、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3、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
177人看过2024-01-25
1、债权是财产权
债权是交换或分配各种经济利益时产生的权利,其给付须以财产或可以评价为财产(如劳务)的利益为主要内容。故从权利的内容看,债权与物权、知识产权同属财产权。
2、债权是请求权
3、债权是对人权
所谓债权是对人权,并非指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人身支配权,而是指债权人对于其拥有的债权,原则上只能请求债务人履行,不能直接请求第三人履行。债权是对人权指债权人的相对义务主体的特定性而言。债权属于对人权又称为债权之相对权,从而与物权可以对抗不特定的义务主体之对世权相对应。
-
118人看过2024-01-25
1、债权人占有动产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是留置权成立及存续的前提条件。因此,债权人没有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则无留置权可言,债权人丧失对债务人财产的占有,则留置权归于消灭。
2、牵连关系债权人的债权与债权人占有的财产须有牵连关系,才能成立留置权。
-
132人看过2024-01-25
1、留置物的保管义务,如债务人应留置权人的请求却不予以协助,则对由此而造成的留置物的毁损、灭失,债务人不得向留置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2、不得擅自使用、利用留置物的义务,留置权人原则上并无使用留置物的权利,相反留置权人负有不得擅自使用、利用留置物的义务。除为保管上的必要而为使用外,留置权人未经债务人同意的,不仅不得自己使用留置物,也不得将留置物出租或提供担保。
-
132人看过2024-01-25
1、占有权,置权以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为法定成立条件,因而,留置权一经成立,留置权人就当然享有继续占有留置物的权利。留置物的占有权是留置权物权性的具体表现。
2、收取权,置权人在占有留置物期间,对留置物所生之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有权收取。
3、使用权,置权人因对留置物享有占有权而负有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妥善保管留置物的义务,
4、偿还请求权,留置权人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保管留置物所支出的费用,有权向留置物的所有人要求偿还。因为,留置权人是为保管留置物而支出必要费用的,其受益者为留置物的所有人,即债务人。保管留置物的必要费用是为保存及管理留置物所不可缺少的费用。该费用债权属于留置权所担保的范围。
-
181人看过2024-01-25
公司不履行合同的处理方式:公司不履行合同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可以采用赔偿损失、违约金的责任形式。双方协议签定的合同,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是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一般应该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违约金、定金责任。
-
163人看过2024-01-25
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
1、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3、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4、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42人看过2024-01-25
公司不续约代通知金的只有下列三种情形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时才适用。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136人看过2024-01-25
公司并购协议书的写法如下:
1、首先需要写明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基本信息、双方公司的注册时间、法定代表人、工商注册号等等;
2、然后针对协议的先决条件、标的、转让股权及资产之价款、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等作出具体约定;
3、最后由双方签字盖章、注明日期。
-
376人看过2024-01-25
1、公司不履行合同,可以先和公司沟通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可以依法仲裁或者直接起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2、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