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人看过2024-01-27
1、出租人的破产管理人根据选择,可以解除合同。
2、但是,如果认可行使解除权的话,承租人将因出租人的破产这一与自己无关系的事由而失去承租权这种财产权,由于承租权是独立的财产价值。
3、所以,从保护承租人的理念出发,应当将破产管理人解除合同的权利进行限定。
-
178人看过2024-01-27
公司成立之前签的合同是有效的。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以此为由主张不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
248人看过2024-01-27
公司注销后,并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因此相应的合同可以做如下处理:
1、注销公司没有通知的,可以直接起诉公司的原股东、出资人,要求承担合同责任。
2、注销公司已经通知注销申报债权的,按规定的注销流程处理。
应先归还对外欠款或者对合同履行作出适当安排,否则债权人有权到法院起诉解决。建议在注销公司的时候,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进行操作,保证公司能够合理的注销完成。
-
137人看过2024-01-27
有以下情况合同无效:
1、当事人不具有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或权利能力,且无法追认生效的;
2、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4、合同无效等等其他情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162人看过2024-01-27
1、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为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违反法律规定。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87人看过2024-01-27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合同一般包括: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265人看过2024-01-27
企业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但是最高不能超过11个月。劳动者入职,本来是用工之日就订立了劳动关系,单位和你就应该签劳动合同,但是一直没有签,就看谁的原因,是单位的原因还是劳动者的原因,而且要分时间段。
第一,一个月之内,单位不签,对单位没有惩罚;
第二,一个月到一年,单位不签,单位给双倍工资,最多十一个月;
第三,满一年之后,如果是单位的原因不签,那直接推定为已经和单位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单位还是要给之前的双倍工资。
-
151人看过2024-01-27
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下:
1、合并各公司的信息以及合并后存续或新设的公司;
2、合并的方式;
3、合并的对价,有股票和现金两种基本形式;
4、合并各方资产和债务状况;
5、职工安置办法,因合并而消失的公司要对其职工进行安置。
公司合并后,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
-
164人看过2024-01-27
公司裁员的赔偿标准如下:
1、公司合法裁员:用人单位合法裁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为:
(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经济补偿。
2、公司非法裁员:单位非法裁员的,属于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
-
538人看过2024-01-27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分情况讨论。首先,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才能够发生基础的法律效力:
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的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形;
3、合同所涉及的内容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502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能够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公司与个人签订的合同至少要满足上述的条件,才能够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