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6人看过2024-01-27

    1、要有有效债务的存在,这是合同债务转移的前提条件。如果合同自始无效或者债务转移时已经晓美,即使当事人就此订立债务转移协议,也不会发生法律效力了。因为债务已经消灭,就无所谓债务转移了。

    2、被移转的合同债务没有禁止转移的约束。法律规定不可转移的债务、当事人约定不可转移的债务以及其他不宜转移的债务,不能成为合同转移的标的。

    3、债务转移还要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因为债务是一种特定的义务,义务人必须履行,不同债务人的信用、偿还能力是有区别的。如果债务未经债权人同意就转移到一个信用差、偿还能力差的人手里,债权人的权利就难以得到实现。因此,合同债务转移要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方才生效。

  • 135人看过2024-01-27

    提存涉及债务人、提存机关和债权人三方之间的关系,也就必然会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债务人与提存机关之间以及提存机关与债权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

    1、自提存有效成立时起,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消灭。有效的提存,即视为债务人履行了债务;

    2、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3、债权人享有随时领取提存物的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有法定的除斥期间。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4、对债权人领受权的限制:

    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时效为不变期间)不行使则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 117人看过2024-01-27
    合同债权债务的转让须经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同意时方可一并转让给第三人。转让方转让权利义务的,除要考虑到对方的同意外,其与受让方之间也应有明确的约定。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后,原合同消灭,而新合同成立。同时,权利义务的转让分别适用合同债权转让与合同债务转让的民法典有关规定,如抗辩权,从权利从义务的转让等。
  • 812人看过2024-01-27
    合同隐瞒真实情况不属于欺诈行为。根据《民法典》规定,假借订立合同而恶意进行磋商的、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以及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是属于缔约过失责任。所以,合同一方当事人有隐瞒真实情况而签订合同的,并不属于欺诈的行为,而是属于缔约过失的行为。
  • 206人看过2024-01-27

    1、超越代理权代理,即指代理人虽然获得了被代理人的授权,但他实施的代理行为,不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之内。所以,根据代理合同授权的范围,超出授权范围的行为即为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2、无权代理,即非基于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旨在将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代理。委托代理以被代理人授予代理权为要件,无权代理与有权代理的区别就是欠缺代理权。

  • 161人看过2024-01-27

    (一)事终控制,即合同履行终一旦发现对方有逾期付款或其他违约行为,就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以免延误时机。

    (二)事后补救措施,一旦发现货款无法按期收回及催讨有困难,应分析对方拖延或拒付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无理拒付的应当及时收集证据材料,进行诉讼。

  • 122人看过2024-01-27

    (1)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

    (2)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3)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 119人看过2024-01-27
    要约修改之后原来的条款就是无效的,应当以新的要约为准。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客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
  • 140人看过2024-01-27
    竞业限制口头承诺是不可以的,竞业限制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终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 118人看过2024-01-27

    合同履行完毕能变更的情形如下:

    1、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

    2、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